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树林的往时与今日(外一章)

(2024-01-23 07:33:55)
标签:

散文诗作品

分类: 公开文章

红树林的往时与今日(外一章)

红树林的往时与今日

(外一章)

  

 

    许多人都不知道它为什么叫红树林。

  这种涨潮时就潜落海底,退潮后就举起旗竿般的手臂,被称海底森林的奇树,放眼望去,不是一派青绿吗?

  原来,因它的树皮可以提炼红色染料,故被称为红树。

    我小时候也不知道它叫红树林。

    只知道它在方言中,叫茄淀树。

    也不管它外表绿皮内红,只知道它的果实茄淀籽可以吃。

    知道它可吃的人现在肯定不多了。即使告诉你它可吃,谁又愿意去吃呢?

    那是苦难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肚皮填不饱呀。

    人们便靠海吃海,发现茄淀籽竟可以充饥。

提着篮子跟着大人到海边,把茄淀籽采摘回家。去掉它的芯,三煮三漂之后,放进稀薄的米汤里。

嘴里与心里,都是难以言说的苦涩味。

现在,茄淀树大名叫做红树林。在网络上,在微信圈,它成了网红。

在蓝色的海面上,它绿得密密麻麻,绿得层层叠叠,绿成风景胜地。

我站在海堤上赏景,同翩飞的白鹭一起,乐得心旷神怡。

突然想到,不会有人再去采摘红树林的果实了。

毕竟靠茄淀充饥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与木薯久别重逢

红树林的往时与今日(外一章)

几截热腾腾的木薯端上桌来,引发了我的惊呼。

它裂开的笑脸,与我的笑脸相互映照。扑鼻的香味涌来,让我的筷子迫不及待。

又粉,又糥,又弹,这样好感很难用语言表达。

这正是曾经熟悉的味道,多年想念的味道。

在这个移民城市,对它少有人食,市场上也竟然买不到。

它是楼上的邻居送的,是她回郊区的老家带回来的。

她的家乡与我的家乡相距甚远,但木薯与木薯很近。

它把我带回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

在那艰难的年代,它是低收入农户的主食。但在巧妇们的手中,它却花样百出,美化了人们的舌尖。

木薯干,木薯片,木薯粉,木薯粒,木薯饼,木薯糖,更有作为特色小吃的木薯粑,说起来都是津津有味。

我们中学的劳动课,就在山坡上开荒种植。

把一段段木薯种埋进地里,会长出我们的梦想。

 

六十年过去,木薯还是木薯,它并没有改变。还是圆柱体的形状,还是淀粉的成分。

只是由杂粮变成了副食,由食品变成了乡愁。

它连起了苦涩的岁月与喷香的现实。

让我从小到老,从近到远,都离不了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