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口日报》:同孙子去苏公祠(外一章)

(2023-09-22 09:27:40)
标签:

散文诗作品

分类: 公开文章

《海口日报》:同孙子去苏公祠(外一章)

同孙子去苏公祠

(外一章)

 

(《海口日报》2023年9月22日)

 

    孙子刚回到海口,就要去苏公祠。

    这个在外地出生的三年级小学生,想去看苏东坡,让我很高兴。

    在海口就能让他见到苏东坡,更让我高兴。

    苏先生被流放到海南岛,是900年前的事了。去儋州前路过海口,住了日。

    东坡的诗很好,他在课本上就知道了。

    东坡的字很好,我指给他看,他才知道。

    东坡的人很好,到了苏公祠就更知道了。

    为了解决百姓的饮水问题,他带人在这里掘了一口井。泉水像浮粟一般涌出,900年了依然清澈甘甜。

    海口人叫它浮粟泉,又叫东坡井,称为海南第一泉。

    孙子问,朝时建起的苏公祠,400 年了,为什么这么好?

    我说到,事实上历代已经修过许多次了。一个走到哪里,都为百姓做好事的人,人们永远都会崇敬他的。

    拍照就要同苏东坡合影。他说。

    是呀,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我对他,也对自己,这样说。

 

五公祠问答

 

我同孙子去了苏公祠,又到了五公祠。

这个三年级小学生,本来只认识苏公。

五公是谁?他问。我指着五座雕像,一一作答。

这是唐朝的李德裕,宋朝的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他们都是贤相名臣,却被朝廷错误地贬职,流放到海南来了。

他们为海南做了许多好事,纪念他们的这座五公祠,就叫海南第一楼。

不是只有两层楼吗?他有点疑惑。

这不是指建筑物的高度。在海南人民心中,它比所有高楼大厦有更高的地位。

也许他想起了什么,突然问我:你不也是从内地到海南来的吗?

是的。我是35年前到海南来的。我说。

不同的是,他们是被迫流放而来的。我是自愿前来参加海南大特区的建设的。

还有,他们为海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我很惭愧,没有多少成绩。

那你尽力了吗?他对我降低了标准。

我点了点头。

那我就不会怪你了。——他似乎给我作出了鉴定。

 

蔡旭,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退休高级编辑,不退休散文诗人。出版散文诗集37部,散文集5部,短论集5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