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鱼,我所欲也

(2023-04-25 07:16:13)
标签:

散文

分类: 公开文章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据知这是2000多年前孟老夫子的选择。于我来说,虽然也爱熊掌,但因根本就无法吃到,也就只能选择吃鱼了。

我从小在粤西海滨小城长大,属于靠海吃海,吃鱼应无问题。不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没有冷藏设备,市面上很难见到鲜鱼。常见的鱼是两种:一是“熟鱼仔”,即用水烫熟来卖的小鱼;另一种就是加盐醃制的咸鱼了。咸鱼又主要是两种 :一种是金丝鱼,在海南叫金钱鱼,应属“红三”一类,特征是鱼背上有一条金色的线条;另一种是“狗乸鱼”,这是粤语方言,海南人则叫“狗公”,意为它的外形凶猛吧。

我家同许多城镇贫民一样,连咸鱼也不易吃到,就只好吃鱼汁,即用一些低等小鱼熬制的汁水。当年有个美化了的名字,叫“鱼露”。用汤匙勺两下浇在米饭或稀粥面上,就算一餐的菜了。

七八十年代我在内地工作。当时家乡人们的物质生活已开始有了改善,但母亲见到我的脸上少了点润色,便说我“脸黄肌瘦”,还认定是少吃鱼腥所至。除了在家吃鱼之外,还特意要我到外边小餐馆点了鲜鱼汤,这才让她满意了。

八十年代末,我到了海口,在此工作生活了近30年,后来又暂居珠海同儿孙一起生活。两地都是海滨城市,吃起鱼来就太方便了。以前论起鱼的好味,有说“一是芒,二是鲳,三是马鲛”。现在看来,这些只是中等鱼类。现在人们喜欢的是各种石斑鱼,有、红斑、、老鼠斑、东星斑、珍珠龙胆石斑、龙趸等等,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高档鱼类,只因平时较少沾边,也就不去查记它的大名美。市场上,酒店里,各种鱼类应有尽有,低中高档次任人挑选。冰鲜鱼摆满鱼档,生猛海鲜在水箱里生蹦活跳。上餐厅时,在海口就到海南菜馆,在珠海就上电白、雷州人开的餐厅。原因无它,只有海边人的餐厅才更会做海鲜,原汁原味的海鲜味道,其它地方的厨师自然是稍逊一筹的。

在家里吃饭,鱼是不可或缺的。岂止是年年的鱼,几乎是餐餐有鱼。煎、焖、蒸、烤,还有鱼汤。小时是吃不到,吃不起,现在是想吃那样就吃那样,想怎样吃就怎样吃。既然鱼,我所欲也”,那就从心所欲,岂不快哉!

营养家论营养,曾有一段高论:“四条腿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不如没的腿的。”没有腿的就是鱼。关于吃鱼的好处,医生的说法是:鱼的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吃鱼促进生长发育,激活脑细胞,利于儿童大脑智力发育。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对多种真菌都有抵抗作用,预防病毒,流感。降低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更直接的是鱼肉细嫩易吸收,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还有人说为什么日本人长寿?此中奥妙就是吃鱼。其实何需日本人说?这一点全世界都已知道。

想不到我吃鱼的爱好,早就暗合科学道理。既然这样,用广东人的说法,那就“无使讲嘢”,让这爱好“可持续发展”就是了。

说了这么多,似乎讲的只是我个人的吃鱼史,或说是一篇“爱鱼说”。其实,从餐桌上的一条鱼说起,由小到大,又何尝不是一个时代的生活变迁史,一个社会的进步史呢?

(2023年4月24日,珠海)

 

蔡旭,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退休高级编辑,不退休散文诗人。出版散文集《一篮往事》等5部,散文诗集37部,短论集5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