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茂名日报》:故园新事(三章)

(2022-07-12 10:01:22)
标签:

散文诗作品

分类: 公开文章

《茂名日报》:故园新事(三章)

故园新事

(三 章)

  

(《茂名日报》2022年7月12日)

 

诗意在近处

 

    一个人领导岗位退了下来。

    退回到老家,退成了自称诗歌爱好者、国画爱好者、书法爱好者。

喜欢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海,近处的树林、堤岸、凉亭和木栈道。

看着风梳过起舞的椰林,鸟着不知名的歌,鸭子与鱼在湖塘嬉戏。

    看着小时生他养他,现在被称为美丽乡村的他的家乡。

    家中挂满了他的作品,还吸引着画家们来写生,书法家们来雅集,诗人们来采风。

约到来,为这一派诗情画意而沉醉。

 

    这一天,我沿着海堤与栈道,绕着小村走了一圈。

    主人说,说不定你能走出一首诗来。

    我未能找到诗,只找到了诗的作者

从村民的赞叹中知道,眼前这篇旧貌变新颜的实景诗作,是这位退下来的人带着村民干出来的。

 

个人的戏班

 

锣紧鼓声,把我召回60前的故乡。

座村庄坐在广场张望一张方桌上撑起一个戏班。

前,一群杖头木偶在欢离合。

后,个神通广大的人在唱做念打。

和小伙伴围着方桌戏台乱转,怎么也看不穿他那魔术般的表演。

生又旦又净又丑又吹又拉又弹又唱,又拳脚交加刀戈相向,怎么可能就只出自一人?

时还不知这叫单人木偶,只知叫做

 

60后的锣紧鼓是故乡把我召

样的广场,变美了的村庄。

样的人群,隔代了的观众。

样的张方桌的舞台,一样的一个人的戏班。

样的唱腔与锣鼓,一样的老当益壮的艺人。

样的我,着戏台乱转,却让我大吃一惊。

表演者,竟是我儿时的玩伴,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约而同地,我们交换了彼此眼光与皱纹

不禁庆幸,在的玩伴的手中,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又了翻身

 

的青春

 

许多水井都不在了。

自从一开水龙头就引来了一条河,水井就被人逐渐淡忘。

一些井被岁月填平了,一些井被时间丢弃了。

好在这一口井还在。一千年了,它一直在。

即使井水不再吃用了,这口井并没有被埋没。

 

这一天,我来到这条古村,被又一次引到这口古井。

上一次,看的是水井的千年沧桑;这一次,看的是井台的修整一新。

探头张望,我似乎看到了古井的前世今生。

井下,有源远流长的水;井边,是源远流长的人。

我不禁为古井的新生连声点赞。

村里的老人语重心长,不再是为了饮一口水,是为了永远不忘谁在掘井。

背井离乡的游子高兴地说,身上背的那口老井,又有了青春的水在涌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