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文学》:绿码啊绿码(外二章)
标签:
散文诗作品 |
分类: 公开文章 |
绿码啊绿码
(外二章)
蔡
(《渤海文学》2022年4月1日)
在公交车上量体温
踏上公共汽车,除了打卡,还得量温度。
毕竟防疫期间,这是常规动作。
伸出我的右手,竟然没有显示。又伸出我的左手,依然无动于衷。
我知道我没有高温,却不知道我竟是无温。
不知什么原因,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让我疑似了冷血动物。
司机无奈,摊出个“下车”的手势。
我更无奈,不知到哪里可以说理。
情急之下,我的头碰上了检测器,才亮出了我的体温。
一个平安无事的数字,令一车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真想敞开我的心胸,亮出我满腔的热血。
只是层层包裹的衣服,阻止了我的冲动。
仪器如此无情,差点就卸载了我坐车的权利。
幸好还有脑袋,危难中昭告了我的清白。
年老不是理由,天气不是理由,我会坚信,我无法不信:
无论发生什么意外,我都是一个——
有温度的人。
口罩在步行街流动
街上走着的口罩,也不只流行一种浅蓝了。
面对反复来袭的疫情,人们不得不忍着,又不甘心忍着。
口罩也忍不住要时尚起来。
各种颜色开始流行。白色的,黑色的,带有五角星的红色的,开着各种花的彩色的……
步行街上,只有几个人不戴口罩。
他们是铜铸的人。不是时尚人,不怕被时尚的病毒感染。
看到这些与时代不合拍的人,真想也给他们戴上口罩。
不过,又担心他们被遮盖脸上的烟尘之后,回不了——
他们那个时代。
蔡旭,1946年生,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退休高级编辑,不退休散文诗人。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等34部,散文集、短论集10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