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好习惯的养成
(2023-02-27 13:16:5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
幼儿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虽然在幼儿园里,老师都会有意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但幼儿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家长也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证明孩子已经符合幼儿园的招生标准,开始逐渐走向独立,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小班只需要学会这些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一、生活习惯
1.睡眠习惯
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地入睡;
入睡前整理好衣物摆在固定位置;
入睡前小手空,不玩弄床上物品,保持安静,不吵闹。
2.用餐习惯
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玩耍。
3.如厕习惯
养成良好如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
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
4.洗漱习惯
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知道并掌握洗手、刷牙、洗脸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习惯
1.使用文具习惯
学会笔的使用方法及书写姿势;
懂得爱护文具;
初步学习整理文具的方法。
2.阅读习惯
不在强光和昏暗的光线下看书;
姿势正确、安静阅读,不干扰他人看书。
3.倾听和表达习惯
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充分理解话语的指令及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动脑、踊跃发言;
能够大胆、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礼仪习惯
1.幼儿园礼仪
入园时,能够不哭闹,自己走不用抱;
能够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和说“再见”;
能够自己拿书包,整理衣物;
不在走廊内跑跳、打闹;
不破坏班级的桌椅、图书、玩具等物品及公共设施。
2.家庭礼仪
别人开关门时知道避让,出入时,随手轻轻关门;
能知道接听电话,接电话后能够简单对话;
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客人走时,能与客人道别。
3.公共场合礼仪
在公共场所讲话声音要小,不喧哗、不哭闹、不打扰别人;
不轻易打断或抢接他人讲话。
4.基本礼仪
能够在成人引导下使用礼貌用语,如“早上好”、“你好”、“再见”;
能礼貌称呼人,如“老师”、“爷爷”、“奶奶”、“阿姨”、“叔叔”等;
知道递接物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双手递接。
幼儿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虽然在幼儿园里,老师都会有意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但幼儿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家长也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证明孩子已经符合幼儿园的招生标准,开始逐渐走向独立,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小班只需要学会这些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一、生活习惯
1.
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地入睡;
入睡前整理好衣物摆在固定位置;
入睡前小手空,不玩弄床上物品,保持安静,不吵闹。
2.用餐习惯
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玩耍。
3.如厕习惯
养成良好如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
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
4.洗漱习惯
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知道并掌握洗手、刷牙、洗脸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习惯
1.使用文具习惯
学会笔的使用方法及书写姿势;
懂得爱护文具;
初步学习整理文具的方法。
2.阅读习惯
不在强光和昏暗的光线下看书;
姿势正确、安静阅读,不干扰他人看书。
3.倾听和表达习惯
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充分理解话语的指令及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动脑、踊跃发言;
能够大胆、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礼仪习惯
1.幼儿园礼仪
入园时,能够不哭闹,自己走不用抱;
能够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和说“再见”;
能够自己拿书包,整理衣物;
不在走廊内跑跳、打闹;
不破坏班级的桌椅、图书、玩具等物品及公共设施。
2.家庭礼仪
别人开关门时知道避让,出入时,随手轻轻关门;
能知道接听电话,接电话后能够简单对话;
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客人走时,能与客人道别。
3.公共场合礼仪
在公共场所讲话声音要小,不喧哗、不哭闹、不打扰别人;
不轻易打断或抢接他人讲话。
4.基本礼仪
能够在成人引导下使用礼貌用语,如“早上好”、“你好”、“再见”;
能礼貌称呼人,如“老师”、“爷爷”、“奶奶”、“阿姨”、“叔叔”等;
知道递接物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双手递接。
前一篇:入园焦虑不要怕
后一篇:因“幼”制宜的自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