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第二步支架二问题三
(2020-10-30 07:58:40)(三)问题三:资源能否被持续性利用?
中班沈馨老师:望亭镇被誉为“稻香小镇”,坐落在苏州市西北,太湖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园地处村镇,周围农田环绕,物产丰富。水稻的种子从播种到土壤中,到抽出胚根,到长成幼苗,再到拔节抽穗,最后开花结出谷粒,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引领下,从农村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稻草入手,将稻草资源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为幼儿充分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稻草资源的持续性利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健康目标有“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结合各年龄段目标,以稻草绳为例,体现稻草资源中制作体育器械的可持续性利用。
小班的目标是:“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5米”。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特点,结合幼儿喜爱的小动物,设置游戏情境,比如“小兔子拔萝卜”。稻草绳有间距的放在地上,小兔子跟着兔子妈妈跳过有间隔的稻草绳,到达终点拿到胡萝卜道具,体验游戏的快乐。
中班的目标是:“能助跑跨跳过50厘米的距离,或助跑跨跳过高25厘米的物体。”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特点,结合幼儿喜爱的动画片以及动画角色,设置“汪汪队冲冲冲”的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鼓励幼儿在稻草绳上保持平衡走一段距离,并在助跑后,跨跳过草绳障碍,取得成功。
大班的目标是:“学会熟练地连续跳绳”。根据目标内容以及班级幼儿特点,可以提升游戏的难度,把障碍跳、跨跳、开合跳、甩大绳等结合起来,设置“跨跳总动员”闯关类游戏情境,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
当然,稻草的玩法有很多。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及《指南》中的目标,运用同一种游戏材料可以设计难度不同、层次不同的游戏,设置丰富的情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大班方李明老师:我认为要将资源长期使用,才能将它有效地运用。
如何才能算是长期持续的运用资源呢?我觉得就是一个资源能从小班一直运用到大班,材料相同但难度不同,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自己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合理改变游戏的难度,让同一种资源能运用在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我觉得这样就能很好地有效地运用资源。
为了能将资源更有效地长期的使用,我们在益智区内准备了一些能够长期使用的材料,设计了一个能长期进行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神奇的纸箱”。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纸箱,在里面放入一下物品,例如玩具,牙刷,牙膏,碗筷等等。
小班幼儿能力较差,设计的游戏较为简单,让幼儿将手伸入纸箱,摸一摸,说出自己摸到物品的名称,然后从箱子中拿出物品看看自己说多了没有。这个游戏简单有趣,适合小班幼儿,能让幼儿通过触觉以及视觉来认识生活中的物品,同时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随着幼慢慢长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可以提高游戏的难度,不仅仅只是摸一摸说一说这么简单了,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小任务,例如,摸出碗,摸出筷子,摸出弹珠等等。让幼儿跟着这些小任务,尝试根据要求摸出相对应的物品。
进入中班,幼儿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游戏难度也随之增加,根据我们班幼儿的情况,我们加入了一下新的任务卡,例如,摸出长长的东西,摸出圆圆的东西,摸出方方的东西等等。让幼儿确定任务目标,让幼儿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游戏。慢慢的,可以再增加难度,例如摸出吃饭时用到的东西,摸出可以吃的东西等等。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添加合适难度的任务,例如摸出三个圆圆的东西,摸出四个可以吃的东西等等。
大班幼儿能力出众,可以将游戏的内容交给孩子来准备,可以让幼儿自己来设计任务卡,让其他幼儿来玩一玩这些任务。除此之外,大班幼儿可以进行统计记录,可以让幼儿先摸一摸说一说,然后将这些物品分类,再进行统计。幼儿的想法总是千奇百怪的,根据我们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准备了不同类型的空白表格,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
由此可见,同一种材料只要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是能运用很长时间,甚至可以贯穿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这样资源能被长期利用起来,能更好的有效利用资源。
主持人:我们身边的一切皆是资源,能否充分利用资源?能否创造性地利用资源?能否持续性利用资源?我相信今天通过老师们的研讨,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及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双勤劳的双手、一个善于思考的脑袋,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了解幼儿当前需求,充分利用资源,展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