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如何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实践参与
(2019-02-26 12:45:32)幼儿教师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如何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实践参与
在社会领域活动中,我们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让幼儿通过实践来认识、体验周围事物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使幼儿在体验的基础上来构建知识、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升经验,让幼儿更多的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从而养成自信、合作等良好品质,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有力推进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挥,最终让幼儿感悟到体验的快乐,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户外自然情境中习得体验式的认知方式。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自然界中富有生机的花草树木,丰富多样的虫鱼鸟兽,变化无穷的风霜雨雪,这些自然现象和动植物世界都是幼儿体验自然、感知生命的最佳素材。我们利用种植区,让幼儿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幼儿园内的一草一木都是孩子们观察的对象,幼儿通过直观的观察后进行讨论,从而开始关心起小草、小花的成长,他们会说:“小花为什么你是红的、小草变黄了……”,有的幼儿甚至对小草说:“小草你为什么长得没有小树高?、小草你吃什么呀?”幼儿从对小草的关心和爱护中认识、观察小草,形成了一种体验式的认知方式,更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
情感体验表现在社会交往体验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融入社区,与成人接触,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这样的机会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如带大班的幼儿去逛超市时,只允许他们带10元钱,要求他们遇到什么问题不能找老师帮忙。幼儿遇到的难题当然很多,找不出自己购买的物品,买多少才不会超过10元钱,大家都想买同一物品而物品存货不多时怎么办等一些问题需要幼儿们自己解决,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时,也可能出现其他问题。幼儿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做事的能力也就不断地提高了。在集体活动体验中学习共同生活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在实践中,教师主动将幼儿的学习、发展与一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有关“自我保护”、“关爱”、“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活动内容,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更多地将之渗透于幼儿的课间、散步、用餐等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相关经验,尽情享受体验课程的乐趣。
进行探究性活动时,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互助,共同分享经验,这样既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更发挥了群体力量,让幼儿获得分享智慧的快乐。又如:活动中幼儿会因为伙伴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发生很多议论;活动时伙伴弄坏了玩具时,幼儿会各有各的态度,责怪的,同情的都有,这时候我们便把幼儿的情绪引导成为一种集体共同的挫折,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鼓励幼儿主动向他人表示友好,让幼儿感受集体的力量,产生了共同生活的责任感,这样他们懂得了理解他人的欢乐与痛苦,懂得了宽容,在班级里建立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在社会活动中,体验活动为幼儿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体验活动充实了幼儿的生活,扩大了幼儿活动领域,密切了幼儿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品质与特长,促进了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