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骨外科学系建设为契机
大力提升科室学术水平
——
记第一届首都骨科高峰论坛
康南
近日,由北京医学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首都骨科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教授,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罗玲女士,中华医学会骨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邱贵兴院士等贵宾莅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国内外知名骨科专家汇聚一堂,就当前骨科前沿课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沈雁英教授拨冗专程到会,对骨科的工作给与了充分地鼓励。
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是北京地区较大的医疗资源体系,共700余病床,年平均门急诊量
100万人次,各种骨科手术约12000
台次,成员单位中宣武医院的创伤骨科和老年骨科、友谊医院的关节外科和创伤骨科、朝阳医院的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显微外科、天坛医院的脊柱外科、同仁医院的足踝外科、康复中心的脊柱外科、潞河医院的创伤骨科以及儿童医院的脊柱外科和小儿骨科,均在国内和北京地区有一定实力。
骨外科学系成立一年多来,在北京朝阳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以系主任海涌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骨外科学系依托首都骨科系统丰富的医疗、教学、科研资源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尤其是脊柱、关节和创伤等领域定期的专业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有力地整合了首都骨科系统各方面的专业力量,进一步丰富了首都骨科界的学术氛围。在国际交流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利用自身的优势,有效地开拓了国际学术交流空间,目前已经和美、欧、大洋、亚等四大洲,数十个国家建立了中长期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渠道,并与美、英、德、法等多个国家成立联合临床研究基地。
如果说提升首都骨科学术水平是学系的发展思路的话,那么以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百姓,以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服务医学生,以高标准的创新环境服务科研人员是骨外科学系工作的最终着眼点。人才、技术是医学领域发展不变的主题,人才需要在技术的平台上脱颖而出;而技术需要以人才为载体得到体现,长期以来,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就扮演了人才与技术的孵化器的角色,学系具有宽松包容的学术亲和力,严谨求实的学术发展观,在培养人才和创新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活力。正是以服务为核心,以人才和技术为基本点的管理思路,实现了骨外科学系的飞速发展。
大医精诚、海纳百川。本次首都骨科高峰论坛云集众多国际知名学者和国内顶级骨科专家,通过特别演讲、专题讲座、临床经验交流和学术壁报等形式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尤其是在脊柱非融合技术和复杂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等世界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相信会对首都骨科系统在国际范围内对新技术、新理论进一步应用、推广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将会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领域,以更高的层次为首都骨科领域的发展造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