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艾滋病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题,不管是在表面的,还是内在的;不管是眼前的,还是将来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心理的。它会成为一个病,一个阴影,挥之不去,偶尔带来痛楚,痛得很彻底。很多人还是会悔恨,而悔恨的源头是他歧视自己,歧视自己得了艾滋病,虽然他可以把艾滋病当一个话题聊得很开,但是自己感染艾滋病则是另一回事——我可以想象:如果那种悔恨真的存在,那么他表面上越镇定,内心里越痛苦。
感染艾滋病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对比分析。艾滋病本身并没有让我们失去什么,它只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限制,以避免那些不好的可能性。我想很多人都做过同样的事——想想自己跟以前会有什么不同。其实那些限制没有什么,它可能会让我们往更健康的生活状态去发展,只是少了些刺激,和刺激带来的高峰体验。但是很多人认为他们失去了更多,因为从确诊感染的那一刻起他们认为现实生活和他们计划的未来产生了距离,而且差别越来越大。
我管这个叫做执着。执着是一个特性,人的一种品质。我们不能说它是好是坏,它是中性的。同样,艾滋病病毒本身也是中性的,它和人类一样存在于这个自然世界里。我们之所以叫它病毒,之所以把它定义为要攻克的对象,是因为它影响到了我们的生存和生活。那么,如果你的执着影响到了你的生活呢?
站在过去去假设未来,我只能说它是一个憧憬,而你的愿望是好的。因为有无数种可能会发生,除非你把每种因素都计算进去,不然你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也不能证明你的假设是对的、会发生。是的,可能在感染之前你计划今年年底前会结婚,然后明年生个孩子,但是也许没有感染,你就会在结婚前某天因为醉酒驾车而意外丧命,而感染让你戒掉了酒精,从而活得更久;你去疾控中心检测的时间可能让你躲避里一场意外;你的按时作息可能减轻了你的神经衰弱从而避免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你不能站在现在假设未来,因为你看不到除去一个因素之后同一条时间轴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想跟那些悔恨的病友说,放下你的执着,因为它没有道理。
以上的这些话,我做了一个善意假设——活得久是好的。我并不想击穿大部分人的底线,因为太早的参悟对于生命是好的,但对人生不好。其实我还想从另一个角度说说:放下你的执着,你可以做得更好。
感染艾滋病是一个很奇特的过程,它并不像其他疾病一样会剥夺你,你的生理和心理还都是健全的,是可以发展的。外国人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开一扇窗。我不信上帝,但是这个道理是对的。想想艾滋病给你的限制是什么,你必须有规律的吃饭、作息,减少对身体有害的饮酒吸烟,更多地关心自己。它让你放弃了一部分计划——说实话,那些东西真的是可以放下的——然后你有多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你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是在焦虑和悔恨,也有人在自暴自弃。老天爷帮你做了一个调整,快刀斩乱麻,如果你信上帝,上帝希望你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跟上帝对着干,那肯定就死掉了。所以我说,艾滋病让一些人活得更久,让一些人死得更快。
艾滋病只是个催化剂,催化剂是不参与化学反应的,所以你没必要责怪艾滋病。你当初因为饥渴而淫乱也好,因为贫穷而卖血也好,因为看错人被骗也好,都是有最根本的原因在那里的。但是过去的都过去了。艾滋病让你改变一种方式,去远离原来那个危险事件,以及以后类似的危险事件。我可以说这个方向是好的,只是手段糙了点。
说过很多“活在此时此地”的话,说起来简单,听着也容易,但是要懂得还真的需要时间和经历。佛有顿悟,生活中说不定哪一件事、哪一个人、哪一句话就会让你放下了许久的执着。那是潜意识的东西,所以不要太心急。对于执着,我想说人心会有阻力,所以你越想得到的东西就会越有距离,念头越大阻力越大,所以执着也是障碍,不如放下。而另一面,人是有无限潜能的,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发生,所以在放下执着的同时要给自己一个能够健康发展的方向。
人生如洪流,你我只是水上舟,如果以久远为胜,当然要顺流而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