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9.20
(2018-10-12 20:55:37)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九〈子张〉》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9.20子贡曰:“纣(1)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2),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释】
(1)纣: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名辛,纣是他的谥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暴君。
(2)下流:即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
【集注】
恶居之恶,去声。下流,地形卑下之处,众流之所归。喻人身有污贱之实,亦恶名之所聚也。子贡言此,欲人常自警省,不可一置其身于不善之地。非谓纣本无罪,而虚被恶名也。
【钱穆】
恶居下流:下流,地形卑下处,众水皆流而归之。喻人置身不善之地,则恶名皆归其身。
天下之恶皆归:此指恶名言。或言恶人皆归之。其自为恶虽不甚,而众恶皆成其恶。今按:人苟为恶,其他恶人自来归集。然谓君子恶居下流,当从前解为是。子贡之言,戒人之勿置身不善之地也。
[白话试译]
子贡说:“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呀!因此君子不肯居下流之地,使天下恶名都归到他身上。”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自译】
子贡说:“纣的恶劣,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过分。因此君子厌恶背上下流的名声,那样天下的罪恶都会算在自己头上。”
【感悟】
子贡是孔门中第一等的人物,凭实而论,他的政治智慧、经济智慧应该在他的老师之上。作为崇尚仁德礼义的儒家弟子,他能有这样的认识,可见他见识非凡。子贡之言,道出人性弱点,因此直到今天依然适用。
商纣王被世人指责得一无是处,甚至被形容为十恶不赦的恶魔,实际上并非如此,但因为已经被打上了恶的印记,所以干什么也好不了了,人们把天下的脏水尽情地泼洒在他的头上,有添油加醋的,有发泄解气的,即便是一个白人也被黑得没有本来模样了,况且本来就不白,最后自然被黑得一无是处、十恶不赦了。因此,子贡说,君子要小心自己的名声,别和纣王似的,一旦有了污点那就可能变做黑人啊。
【后记】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