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7.12
(2018-08-21 11:43:09)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七〈阳货〉》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2)之盗也与?”
【注释】
(1)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
(2)窬:yú,洞。
【集注】
荏,而审反。与,平声。厉,威严也。荏,柔弱也。小人,细民也。穿,穿壁。窬,踰墙。言其无实盗名,而常畏人知也。
【钱穆】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色厉而内荏:厉,威严。荏,柔弱。
譬诸小人:言于诸色小人中譬之。
穿窬之盗:窬,犹窦。盗,窃义。穿墙壁为洞以求入室行窃。一说:穿谓穿壁,窬谓穴墙依文法,似从前解为是。
[白话试译]
先生说:“外貌装得很威严,内心实是软怯,那样的人在诸色小人中作譬喻,好算是穿墙挖洞的小偷一类吧!”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自译】
先生说:“表面看着很厉害但内里却很怯懦,比如那些道德败坏的小人,他们不就和爬墙钻洞的小偷一样吗?”
【感悟】
这里孔丘先生主要是从道德方面来讲的,跟在色厉而内荏之后的举例阐释说得很明白,在理解上要特别注意。后人去掉了“而”字,色厉内荏的应用范围也变得十分广泛,但常常缺少了原有的浓烈的讥讽和贬斥含义。
【后记】
自己发文章还要给人家钱,这大概也是色厉内荏的一种,或者色也不敢厉,内荏倒是真的,所以不敢不给人家钱,或者给了钱心里才觉得安慰些。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