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17.8

(2018-08-17 16:35:53)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七〈阳货〉》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贼:害。

(5)绞:说话尖刻。

【集注】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女,音汝,下同。蔽,遮掩也。

“居!吾语女。

语,去声。礼: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故孔子谕子路,使还坐而告之。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好、知,并去声。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荡,谓穷高极广而无所止。贼,谓伤害于物。勇者,刚之发。刚者,勇之体。狂,躁率也。

范氏曰:“子路勇于为善,其失之者,未能好学以明之也,故告之以此。曰勇、曰刚、曰信、曰直,又皆所以救其偏也。”

【钱穆】

居,吾语女:古人对长者问,必起立,孔子命其还坐而告之。居,坐义。女同汝。

好仁不好学:好者,闻其风而悦之。不学则不能深原其所以之道,故必有所蔽。仁、知、信、直、勇、刚六言皆美名,不学则不明其义,不究其实,以意会之,有转成不美者。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荡,谓放而无归,穷高极远而不知所止。贼,伤害义。如尾生与女子期而死于梁下是也。绞,急切义,如父攘羊而子证之。乱,犯上违法。狂,妄抵触人见此六言虽美,必好学深求之,乃能成德于己。

[白话试译]

先生说:“由呀!你听到六言六蔽的说法吗!”子路对道:“没有呀!”先生说:“你坐下!我告诉你。好仁不好学,其蔽成为愚蠢。好知不好学,其蔽成为流荡无归宿。好信不好学,其蔽反成伤害。好直不好学,其蔽急切不通情。好勇不好学,其蔽常易犯上作乱。好刚不好学,其蔽易于狂妄抵触人。”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自译】

先生说:“由,你听过六好六遮吗?”子路回答道:“没有。”“坐下,我讲给你。好仁而不好学,那仁就会被遮蔽在愚昧里;好知而不好学,那知就会被遮蔽在浮夸里;好信而不好学,那信就会被遮蔽在偏邪里;好直而不好学,那直就会被遮蔽在固执里;好勇而不好学,那勇就会被遮蔽在莽撞里;好刚而不好学,那仁就会被遮蔽在骄狂里。”

【感悟】

好仁,那得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仁,所以要学,不懂仁自以为是的瞎仁、乱仁、滥仁,那实际上就是愚昧,这样的人在众人看来不过是个不明不白的老好人。因此,好仁而不去深入学习、深刻理解仁,那仁表现出来就是愚而不是仁,就如以灰当白,欲白时反而是灰一般。

好知,什么知识都懂得一星半点儿,什么事都是浅尝辄止,而从不去深入探究,说好听点儿是广而不深,实际上连半瓶子醋都算不上,自己觉得无所不知,在他人看来,就是夸夸其谈、虚有其表的肤浅之辈。

好信,人无信不立,好信是好事,但信什么,坚守什么,为何而信,这得想清楚,搞明白,所以要学习要探究。明明是违背道义的事,自己水平差、眼光低不懂得分辨,还要死抱着一个信字不放,这是偏信、邪信、恶信,是对信的本义误解和概念的偷换,所以夫子这里用了贼来形容,就是盗信的小偷儿。

好直,耿直没关系,但要直得有道理,直得和时宜,直得不失礼,不能自以为是的直。许多道理、许多行业自己也不明白,也不去深入学习,动不动就要直抒己见,别人解释还不听或者听不懂,你那不叫耿直,那叫较劲儿,叫一根儿筋,说好听儿叫固执。夫子用了绞来形容,意思是就知道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拧劲儿。

好勇,这个好说,学问差、修养低,好勇也是匹夫之勇,动不动就要发脾气、捅乱子,那不是莽撞是什么。

好刚,坚守自我,宁折不弯,那得看情况,错不错自己也不懂,反正就是坚持,你这不是正刚是斜刚,是刚愎自用,是狂妄自大。所以还得多学习,多提高,不能一味地梗着脖子瞎喊“老子就是不信邪”,这样就不是狂妄了,这是疯狂。

多学习、多研究,有修养,真懂得,才能把好东西用好。

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对老师有过多次直言劝谏,孔丘先生实际是特别喜欢子路的,但对他的直、勇等品性也不无担心,所以才有了本章的谈话吧。但子路听进去了吗?恐怕没有,我们看看子路的结局或许能理解夫子的语重心长。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於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

【后记】

    好德而不学,德不为德矣。

 

                                                              槐榆柳

                                                           2018810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