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3.18
(2018-04-09 11:35:57)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三〈子路〉》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1)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
(2)直躬者:正直的人。
(3)攘羊:偷羊。
(4)证:告发。
【集注】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语,去声。直躬,直身而行者。有因而盗曰攘。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为,去声。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谢氏曰:“顺理为直。父不为子隐,子不为父隐,于理顺邪?瞽瞍杀人,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当是时,爱亲之心胜,其于直不直,何暇计哉?”
【钱穆】
直躬:或说其人名躬,因行直,人称之曰直躬。一说其人姓名不传,因其行直,故称直躬。犹如一狂人行近孔子之舆,故称狂接舆。似后说为是。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窃取义。子即直躬,其父盗人之羊,直躬证其父之行盗。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隐,掩藏义。隐恶而扬善,亦人道之直。何况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此乃人情,而理即寓焉,不求直而直在其中。
[白话试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能行直道的人,他父亲盗窃人羊,他出来证明了。”孔子说:“我们的直道和此相异。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道便在其中了。”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自译】
叶公对孔丘先生说:“我乡里有正直的人,他父亲偷羊,他同样揭发。”先生说:“我乡里正直之人却与此不同,父亲会为儿子隐瞒,儿子会为父亲隐瞒,这里面就包含着正直啊。”
【感悟】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孔丘先生洞悉人性,他所说的仁礼道德也往往十分贴合人性,这也是他受人景仰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可隐、不许隐,那至少给他沉默的权力。这其间的是非曲直十分复杂,我等浅显之辈不谈也罢。
【后记】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