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12.7

(2018-02-10 14:06:21)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二〈颜渊〉》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集注】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言仓廪实而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于我,不离叛也。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去,上声,下同。言食足而信孚,则无兵而守固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程子曰:“孔门弟子善问,直穷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答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钱穆】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仓廪实、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能使其民对上有信心。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遇不得已,兵、食、信三者不能兼顾,必去其一,则何者可先?

去兵:此如今言:宁因黄油去炮弹,不为炮弹去黄油。

于斯二者何先:又不得已,顾食则失信,全信则失食,则二者孰可去?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与其去信,宁去食。此不仅指为政者发仓廪以拯民言,亦兼指为政者教民取舍言。民无食必死,然无信则群不立,涣散斗乱,终必相率沦亡,同归于尽。故其群能保持有信,一时无食,仍可有食。若其群去信以争食,则终成无食。去兵者,其国贫弱,恐以整军经武妨生事,故且无言兵,使尽力耕作。去食者,如遇旱蝗水涝,饥馑荒歉,食固当急,然亦不可去信而急食。

本章因子贡善问,推理至极,遂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之说。然子适卫,告冉有:“既庶矣,当富之。既富矣,当教之。”与本章足食在前,而兵与信次之同意;可见为政者首以使民得食,能保其生为先。惟遇不得已,则教民轻食重信。一处常,一临变,读者须于此善体,不可徒认“自古皆有死”之单辞,遂谓为政者可以不顾民命,而高悬一目标以强民之必从。此亦一义、命之辨。为政者首重民食是义,宁去食是命。立身立群同是一理,立身有舍生取义,导群亦有去食存信;此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各申一面,不相害。

[白话试译]

子贡问为政之道。先生说:“先求充足粮食,次乃讲究武备,民间自然信及此政府了。”子贡又问:“傥遇不得已,于此三者间,必去其一,则孰可先去呢?”先生说:“减去武备吧!”子贡又问:“傥遇不得已,于此二者间,再必去其一,则孰当先去呢?”先生说:“减去食粮吧!自古以来,人谁不死?若苟无信,则一群都不存在了。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自译】

子贡问政道。先生说:“粮足,兵足,人民信任。”子贡说:“必不得已要取舍的话,三者先舍那个?”先生说:“舍兵。”子贡说:“必不得已还要取舍的话,二者先舍那个?”先生说:“舍粮。自古皆有一死,但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失去了立国之本。”

【感悟】

孔丘先生的政治主张固然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但从治国者的角度来看,无疑具有十分可取的一面。如果人民对一个政权不再信任,那这个国家就失去了民心,就失去了立国的根基,还怎能稳固?稍经风雨便有亡国之危。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这样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见解最为精辟。《孟子·离娄上》是这样讲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不过,其“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如此获得民心的方式是否和孔丘先生的主张一致还有待商榷。民信为先,经济次之,兵备再次之,这是孔丘先生的政治主张,即便在当今世界,或许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后记】

    政治太大太远,不如说说家庭。两个年轻人要结合,姑且也设三个项目:物质,素质,爱情。三者必不得已要取舍的话,先舍那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群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吧。“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选择实在无可厚非,毕竟,个人的价值观在社会主流价值观面前是那样渺小和无奈。或许,一纸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在一页名城户籍页前也不免会败下阵来;或许,你的美貌和才气在变态的房价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计。当女不再为悦己者容,当士不再为知己者死,爱情就不过是他人鼻孔里哼出的一股冷气而已。

 

                                                              槐榆柳

                                                           2018125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