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2.5
(2018-02-09 12:04:21)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二〈颜渊〉》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集注】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
子夏曰:“商闻之矣:
盖闻之夫子。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广司马牛之意,意圆而语滞者也,惟圣人则无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丧明,则以蔽于爱而昧于理,是以不能践其言尔。”
【钱穆】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我独亡:亡,同无。司马牛兄向魋,魋又有兄巢,有弟子颀、子车,皆与魋在宋作乱。
商闻之矣:谓闻之于孔子也。孔子卒在桓魋作乱后两年,子夏言此时,孔子当已卒。魋、巢等或奔或死,牛身栖异国,故有独无兄弟之感。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者不由我主。如人之生,非己自欲生。死,亦非己自欲死。天者,在外之境遇。人孰不欲富贵,然不能尽富贵,此为境遇所限。
敬而无失:无失,即中也。敬而无失,操之纯熟,斯从容中道矣。或曰:失当读为佚。佚,乐也。无佚申言敬,有礼申言恭。今从前解。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意是而语滞者,孔子无是也。孔子曰:“天下归仁”,后人因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孔子曰:“虽蛮貊之邦行矣”,子夏因曰“四海之内皆兄弟”。学者遇此等处,惟当通知言者意指所在,勿拘执文字以为说可也。
今按:《左传》桓魋诸兄弟为乱而败,魋奔卫,牛致邑与珪而适齐。魋后奔齐,牛复致邑而适吴。吴人恶之而返。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因过鲁而卒于鲁郭门之外。牛之诸兄弟,全是戾气,惟牛凄然孤立,流离无归,忧可知矣。读此三章,孔子、子夏当时师友诲导之情,千载之下,宛然可见。然则本章“四海皆兄弟”之语,乃是当时一番真挚恳切之慰藉。子夏之言此,复何病?
[白话试译]
司马牛很忧愁地说:“人人皆有兄弟,独我没有呀!”子夏说:“商曾听先生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能敬,做事没有差失,对人能恭,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君子那怕没兄弟呢?”
【译文】
【自译】
司马牛忧郁地说:“人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商听过这样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做事谨敬而无失,待人谦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是兄弟啊。君子怎会担心没有兄弟呢?”
【感悟】
子夏就是卜商,是孔门十哲文学科里的人物。“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他说的。子夏多少偏离了老师的思想,所以他说出来的一些话和传统的儒学观点还是有些差异的。譬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集注》说“盖闻之夫子”就显得有些牵强,倒是子夏较为擅长《易》学,受这方面的影响似乎更为自然。至于司马牛是不是那个曾经伐树驱孔的宋国司马桓魋的弟弟,这个不大好说,姑且存疑。本章子夏显然是在劝慰司马牛,说生啊死啊的那都是命数,富啊贫啊的那都是天运,你自己只要注意谨言慎行、谦恭有礼,那天底下到处都有你的兄弟,咱是圣人门徒、谦谦君子,还怕没有兄弟朋友么?一番话说下来,牛牛脸上立马露出灿烂的笑容来:原来我牛牛这么牛啊,我的名字是谁起的,命里都带着牛呢。
【后记】
《增广贤文》中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子夏不如这样来劝勉牛牛:牛牛同学,赶紧攒钱吧,钱多人自贵,什么道理都会讲,什么事情都会做,美女随便挑,兄弟随便交,你说是这兄弟重要还是钱重要?别和傻缺似的瞎发愁了。牛牛闻听必如醍醐灌顶,瞬间清醒过来,立马打点行装,拼命挣钱去也。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