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3.7
(2017-01-09 17:14:28)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论语国学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三〈八佾〉》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集注】
饮,去声。揖让而升者,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也。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钱穆】
必也射乎:古射礼有四,一曰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当时之贵族阶层,用以选择其治下善射之土而升进使用之之礼也。二曰宾射,贵族相互间,朝见聘会时行之。三曰燕射,贵族于平常娱乐中行之。四曰乡射,行于平民社会,以习射艺。此章当指大射言。
揖让而升下:让,古借作攘。揖攘皆举手义。大射礼行于堂上,以二人为一耦,由阶升堂,必先相互举手揖攘,表示向对方之敬意。较射毕,互揖下堂。
而饮:众耦相比皆毕,群胜者各揖不胜者,再登堂,取酒,相对立饮,礼毕。云揖让而升下者,凡升与下皆必揖让。而饮,礼之最后也。 下字当连上升字读,不与而饮字连。
其争也君子:射必争胜,然于射之前后,揖让升下,又相与对饮,以礼化争,故其争亦不失为君子之争。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对人没有什么争,除却和人比射时。但先必相互作揖,才升到堂上去。比射后,又相互作揖才退下。胜者败者又必相互作揖了再升堂,举杯对饮。这样的争,还是君子之争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自译】
孔丘先生说:“君子为人处事从不与人争强斗狠,如果必须要争的话大概也只有射箭之类的事情吧!先和对手相互作揖行礼再升堂射箭,比完下堂双方作揖对饮,以示互敬。这样依照射礼的争也是君子之争。”
【感悟】
不能对孔丘先生的这段话曲解,更不能引申到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中去。战争中也不可能出现双方先相互作揖,然后再你砍我一刀我扎你一枪的场面。夫子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是君子在为人处事上不与人争强斗狠的个人修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事情没必要争个你死我活,反而谦逊的态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才是孔丘先生的本意。
【后记】
别说没考上大学之类的是咱不争的君子风度,夫子是会把咱逐出儒家山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