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3.6

(2017-01-08 18:38:24)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三〈八佾〉》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3.6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能救(4)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5)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1)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2)冉有:冉求(522-?),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孔子得意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理财,曾任季氏宰臣。

(3)女:同汝,你。

(4)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5)曾:难道。

【集注】

女,音汝。与,平声。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时为季氏宰。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呜呼,叹辞。言神不享非礼,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

【钱穆】

旅于泰山:旅,祭名。泰l山在鲁。古者天子得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则祭山川之在其境内者。季氏乃鲁之大夫,旅于泰山,不仅僭越于鲁侯,抑且僭越于周天子。

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时为季氏家宰。

女弗能救与:女即汝,古通用。季氏所为非礼,为之家臣者,当设法救正。

呜呼:感叹辞。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曾,乃也,诰问辞。曾谓,犹今云难道。林放知问礼之本,如泰山之神亦能如林放,将不受此非礼之谄祭。

孔子平日不轻言鬼神,言及鬼神,亦一本于人道,就人事常理作推断。守道有礼之人,将不纳他人违道非礼之谄媚。神,人所敬礼,亦必守道有礼,何可以无道非礼之事谄媚之?若泰山果有神,其神岂转不如林放。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果有泰山神否?孔子未尝言其必知。但果有神,必不能不如林放,则孔子信以为可知。

[白话试译]

季孙氏去祭泰山,先生告冉有道:“你不能救正这事吗?”冉有对道:“我不能。”先生叹息道:“唉!难道泰山神会不如林放吗?”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自译】

身为卿大夫的季康子去祭拜只有天子国君才能祭祀的泰山。于是孔丘先生批评作为季氏宰臣的弟子冉有:“你不能谏止这样的越礼行为吗?”冉有说:“不能啊。”孔丘先生说:“唉!难道以为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会接受这样的非礼之祭吗?”

【感悟】

八佾舞、以《雍》彻、祭泰山,季氏僭礼的行径再三出现,孔丘先生一面无奈地批评着自己的得意门生,一面寄希望于自己并不相信的鬼神的英明正直。可见,即便是圣人,对着政治强盗讲礼仪道德也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后记】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伪君子,道德和地位必然是一对和为零的相反数,当地位是高大的正数时,道德注定是低下的负数。这样的伪人,其地位越高对道德的杀伤力也就越大。

 

                                                           槐榆柳

                                                 2017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