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来排座位也是乐子

(2012-10-23 07:01:5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丁香班的故事

见同事在办公室拿着小纸块当军棋玩,玩得不亦乐乎,不知在搞什么名堂。出于好奇,便想凑近看个明白。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还真看出点意思来。原来小纸块每一块都写着一个学生的名字,她在一张大纸上画了整个学生座位示意图,然后就开始她的座位的排兵布阵。一个小纸块放上去,再放另一个,每一个都放上去了,觉得不合适,再拿起一小块进行移动,不需要勾抹,就在那些小小方格里演绎她安排学生座位的乾坤。

有趣,把名字做成活的“模板”,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前去羑里城,看到过一种蓍草,据说是周文王演《周易》时专门用的,现在看到同事如此安排,颇有点味道。更有意思的是,小纸块上的名字也不是一种颜色的笔写成,而且同一小纸块上有的还有两三种颜色。想来,这名字也不是随意写了。果然,一问才知: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同一类就用同一种笔来写,这样看起来醒目,移动起来心中也有章法。被标了着重号的是需要在学习上特别关注的一些同学,也就是需要安排不同的人来进行帮助的同学。这些名字反复移动几次后一旦固定,她便在那张大纸上依次写下学生的名字,这样看起来整洁舒服,一目了然。真有创意啊! 

关于座位,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新生入班,一律按大小个坐,个别不合适的再作调整。过一段时间对学生了解一些,有成绩作参考了,便按好中差互相调配,但有时是在教室直接进行调整,有时是在纸上写下学生的名字,勾勾抹抹老半天。后来,改用铅笔写,不合适就擦掉,反复修改多次,排完一个座位早已烦乱不堪。再后来,班里学生改“组组通”了,学生面对面坐,三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学生也就按成绩一条龙安排搭配,特别不听话的就放能力特别强的组长组里,其他基本是公平公正地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进行。就是这样,也没有任何的乐趣可言。

昨天学生和我说,老师咱们抽签安排座位吧,这样随意性太大,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我否定了。

美国卡罗尔·西蒙·温斯坦在他的著作《中学课堂管理》里曾对座位做了专门的研究,当时也并不以为然。渐渐发现,教育是环环相扣的事情,无大小事之分,无论任何事,都应该本着育人的原则,从中咂摸出一点乐趣来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