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3cqqJhzy6LKXwcfxs96&690
链接: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14-09/02/content_1022020.htm
睡地铺的“苦”会给孩子带来啥?
文/王军
近日,沈阳市内各大学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新生报到,一时间,送新生入校的车辆蜂拥而至,考虑到送行家长们的住宿问题,大学干脆开放了体育馆,为来不及返程的家长们提供了400“地铺”过夜。(9月1日腾讯大辽网)
应该说,开放体育馆,为来不及返程的家长们提供“地铺”,甚至还购买凉席、蚊香,从各个学院借调十余个电水壶方便家长使用热水或者泡面,等等,这些人性化的行为虽不是沈阳校方的首创,也是值得点赞的。但问题的关键不是沈阳校方如何,笔者认为,这些来不及返程甘愿打地铺过夜的家长们,你们这样“苦”着自己,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
记得我上大学那年,父母根本就没想着送,亲戚们也劝过父亲,让他送一送,但父亲大手一挥说,自己走吧,路上注意安全就行了,再说都这么大了,还让父母陪着像个什么样子?那时,我就是一个人扛着铺盖卷,搭长途、坐硬座、啃凉馒头辗转三天三夜从偏僻的江淮农村到西北上的学。
如今,家长送新生报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的确,孩子上大学是一件大事,再说就这一个孩子,十几年了,从呱呱坠地,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多少个寒来暑往,不就是为这一天在努力么?现在孩子考上大学了,能够见证孩子人生的重要时刻,去送一送,看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这样的送,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会感到,大事小事都有父母在帮着办、在铺着路,由此便会产生依赖性。这样的教训我们见的不少了,比如,把衣服寄回去洗这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再比如,大学毕业后不思进取,守在父母身边“啃老”这样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的事等。
其实,我们现在都在思考孩子的自立问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地让他们一点一滴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吃苦精神等等,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他们自小就锻炼自立、自主的能力。但遇到诸如新生报到这样的事时,我们又总想着孩子这可能不行、那可能不行,便想着自己即使是再苦再累,也不能苦着孩子。这看似是苦了自己,幸福了孩子,岂不知这是一种大错特错的心态,到头来是真的苦了自己,害了孩子。
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家长,对你的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吧,别再这样“苦”着自己,而且,这样的“苦”,是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的!
再发齐鲁时评要闻板块:http://edu.iqilu.com/ywbk/jymz/20140902/2127539.shtml
光明网转载:http://edu.gmw.cn/newspaper/2014-09/02/content_10028623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