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系统性的学一下波浪理论,也不知道能学到什么地步。
所以,这仍然是业余波浪爱好者做图。
童鞋们互相交流用的。
上图,是1995年到1997年,港股的国企指数,走出了一浪大级别的反弹,最终它定型为大B浪反弹。整个大B浪反弹,是由abc三子浪结构组成:“a”3子浪和“c”5子浪。
它的子浪b和c4子浪,都是联合型的,前者是联合型+三角型;后者是双剧齿+三角型,走的非常复杂。
这种大型的反弹浪里,身在其中,一开始,很容易分不清东南西北:没有人知道它后面具体会怎么演变。
其实,要点是很简单的:等结构为5浪的子浪出现。因为不管是3-3-5的平台型,还是5-3-5锯齿型,后面都一个5子浪的下跌浪。而一个下跌的5子浪对接一个上涨的5子浪,才是结构转换的要点,它通常会出现在b子浪对接c1的5子浪,而在图中,c1只能说“疑似5-3-5”,按我图中标的位置,它就只能算abc三浪;但在c2对接c3中,c3走了一组5子浪(如果是c3,它必须是5浪)。又经过一组联合型调整浪c4,这里就可以100%确定两点:1、锯齿型调整不可能对接锯齿型调整,换句说话,要么指数开始新的下跌;要么走三角型;2、只要三角型的“e”一被确认,c5一定要走大级别推动浪了:它等长于(c1+c3)*1.618。
其实,大型反弹浪或调整浪(时间跨度以年计),变化莫测正是它优美的地方所在。或者说,它就像一幅山水画一样:起起落落,跌荡起伏,偶然性和必然性互相交织纵横,这种特性,非常符合自然美。
当然,投资和艺术创作是有本质不同的。
在大型调整浪(下跌)或反弹浪(上涨)里,经验和逻辑能力非常重要,加上职业的技术素养(我还算不上,差很多呢
),就可以抓住100%确定性的东西——而紧盯5子浪,不管是确认结构还是买点,都是最重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