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业绩跟利率有明显关系,这样的股票马上踢掉
,这表明它负债高,现金流少;或是投资了一大笔钱,押对了金融衍生品上。
你投的钱,多长时间会翻一倍。这就是市盈率。
5倍市盈率:股价/净利润=5,假设业绩不变,以你买入的价格,5年本金翻一倍。
以10年为例:A、5倍市盈率,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为5%,则10年后,平均每3年收益翻一倍;
B、20倍市盈率,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0%,则10年后,平均每3.23年收益翻一倍。
所以,A和B,年化收益率其实是一样的。
A类的投资标的,经常是大盘蓝筹绩优股;B类的投资标的,经常是中盘的行业龙头股。因为只有这类股票,才能大概估出,长期可获得的收益率。强周期性的行业不算。
“戴维斯双击”,也是价值投资,但难把握。因为这类高成长的股票,它的市盈率一定也很高,但很难连续10年,都保持30%—50%增速。它只是靠着高成长期,利润高增长+市盈率提升,创造出很快的股价上涨速度。
下面说第二个指标:平稳的净资产收益率。
这可是财务分析的第一指标,它表明“相对强大”的获利模式:处在行业分工“利润链的上游”。能听懂不?好像很多童鞋们都不懂
——行业越大,这家企业分到的利润越多。
把整个产业链,看成是一块蛋糕,所有参于企业的净利润,就是它们能从中分到的那一块。
如果是行业,就是整个行业的获利模式,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很强很暴力(造我说的意思不?
)
垄断行业经常表现出这种特性: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但它们的财务费用和成本控制能力通常都并不强,或是干脆很差劲,因为它们可以转嫁成本;还有的就是非垄断,想要获的高的净资产收益率,除了竞争优势外,还必须依赖于财务费用、成本的控制。
我上面说了二点:垄断,和非垄断,它们的区别。但只要你能判断垄断的能继续垄断,不要管它财务费用,或成本控制高不高,一样可以投资,而且是“最佳投资品”。比如巴菲特买中石油。
在软件里,比如按一下61、63,再按一下工具栏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能简单的排出顺序,这却是最简单有效的。
以上,A类和B类公司:蓝筹绩优和朝阳行业龙头,加上净资产收益率和市盈率,就能踢掉90%的股票了。
财务分析,是检验业绩的含金量;真实性,还要查看公司过住的诚信纪录。
“一朝是贼,这辈子就是贼。”——这句话在A股是真理,因为它们还会继续做贼。
从实际的角度,5倍市盈率,是很难找的,只有大熊市里才有;而朝阳行业的中盘龙头股,连续10年20%的稳定增长,却只有20倍市盈率,也很难找。所以,最可能的回报,是每隔4年,以本金计的投资收益翻一倍。
我们只是平凡的人,我们不是巴菲特。
一般来说,不可能,只投资一只股票,就能长期获的以上“复利”。就需要进行调整,比如经济转型期,就需要调整,抛掉老行业的股票,买入朝阳行业的股票;或是估值太高时卖掉一些,等估值低时再买回来,这通常是牛熊市。
如果买入的价格,只有15倍市盈率,10年内,公司的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5%,那么,每1.6年,就是20个月左右,所投入的本金就能翻一倍;还是15倍市盈率,如果20年内,公司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0%,那么,0.4年,就是每隔5个月,你的本金就能翻一倍。
——这就要求,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去找寻伟大的公司。因为只有极少数的,优秀、伟大的企业,能连续20年,甚至更长时间,能保持着15%-20%的复合增长。
价值投资,要等到50岁时,才刚刚踏上人生的起跑线。
这是价值投资最困难的地方——别人早就跑到不知哪里去了。
熊市,是买股票的时候。牛市,只是用来卖股票的——因为涨的太贵了。
好吧,这些就是,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很简单的,每个人都能学得会的:1、能持有最少为10年;2、蓝筹绩优股和朝阳行业中盘成长股;
3、平稳的净资产收益率;4、财务的含金量,和过住的信用纪录;5、市盈率。
(发现博文水平提高了——“5、市盈率”——又能回到博文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