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处方药TOP30品牌占据了零售终端处方药市场24.8%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药品零售市场上,处方药的市场份额在37%左右,整体增长率也不算高,2014年同比增长8.6%。
但随着各地药品招标采购的推进,特别是如湖南、浙江等省份不断出现“弃标”现象,不少处方药企业将视线放到了零售市场,希望也需要通过提升自身产品在零售终端的市场规模,从而将弃标损失的市场“移”到零售终端。所以,可以预见,至少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间,零售终端的处方药市场规模将可能快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这个领域市场格局的变化。
2014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处方药TOP30品牌占据了零售终端处方药市场24.8%的市场份额。其中,外资品牌就占了19个之多,剩下的11个品牌中,中成药产品有5个。
2014年除了4个新进入前30的品牌外,其他品牌排名变化较大的还有葛兰素史克的贺普丁(从第4名下降至第11名),北京嘉林的阿乐(从第27位上升至19位),诺和诺德的诺和龙(从第28位上升至第20位),赛诺菲的安博维(从第21位下降至第28位)。
具体情况如下表。
注:表中市场份额是指在处方药中的市场份额。
——这里的份额,应该是以销售金额计。在零售处方药市场,波立维VS泰嘉——1。04%VS0。61%,按片剂销量计,基本上是55开。看来PCI手术,“术后至少服用6个月波立维”,这个规矩似乎还在影响至今。因为是仿制药企,很难成功挑战这种“原研理论”。
——辉瑞的销售团队,真是牛
。阿乐VS立普妥,首仿和原研份额比,跟泰嘉有点差距。
——期待看到信立坦的身影,对于2亿高血压人口的国家来说,这是应该是一款重磅级普药。
——在零售处方药市场,心脑血管真是一统天下,随着更有力的学术推广,这个领域后10年用药金额仍将领跑于整个医药行业。
——看好这个排行榜中,沙坦类(ARB)的潜力。老大诺华、默沙东有点不给力,给辉瑞、拜耳,甩得这么远。
(两个沙坦,手握4个FDA获批的适应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