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要尽早告别“撑杠跳”
(2014-04-05 11:46:29)
在2013年年报中,兴业批露公司的主营方向,将从同业业务转向投行业务,这是正确的方向。但投行业务对内控机制,和宏观分析的要求相当高。2013年报表中,同业业务虽然大幅下降,但买入返售金额资产业务继续扩张。现在市场实际利率上升,不是反映资金的回报率,而是反映了系统性风险的聚集,“收益率”也随时构成风险的最后一棒。
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地产信托相关高风险业务,转向投行业务,反应了兴业银行对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系统架构变化的理解。但监管层会将继续强调,银行部分表外内务移到表内,贷存比红线势必带来融资压力,发行优先股是此时的产物。
以政府信用(非市场信用)为托底,高投资高融资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债务、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并没有降低,今年前三个月,M2和M1剪刀口保持扩大,可预见信贷相关的现金流趋势。这跟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的方式无关,由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路径决定。并且风险随时被外部因素(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提前触发。
地方政府的债务,有没有对应的资产,和有没有对应的现金流,这完全是两码事。个人认为地方政府有的资产,除了极少数地方,不存在“资不抵债”一说。但从企业债务(项目垫资)继续走高,现金流吃紧,可反馈地方项目现金流状态,和前期以固投开路的“城镇化”思维下,地方预算开始出现结构恶化。中央财政存款虽然过4万亿,随时有能力出手刺激经济,但显然不愿直接给地方“买单”。
这种僵持的状态,现在虽然被全球负利率时代和低廉资金成本,维系成一种“紧平衡”,也可能在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继续两年三年,跨境资金套利和美元融资,会继续支撑国内市场的融资规模;但也可能因通胀早于预期,诱发美联储货币政策突转,带倒一大堆多米诺骨牌。
整体风险评估,个人维持看法:中央政府零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可控但现金流将失控(说地方部份项目纯粹庞氏骗局也不为过);四大行和大国企随时有火力援助;那么剩下,风险最集聚的地方是给高固投时代垫资的企业、给高利率时代提供融资的中小银行、和一堆中小地产开发商。
兴业需要继续收缩高固投、高利率和高杠杆相关的,“三高业务”。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09年各国相继出手,造就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各国央行QE、负利率和政府负债端不断扩张下,全球在玩“撑杠跳”的时代。如果说一场比赛,有6次机会,现在可能己经过去5次了。低利率扭曲了国债收益率,掩盖了其所包含的风险部份;QE让市场的各种预警机制统统“失效”:只有价格上涨一条路;企业利润和失业率背离、资产价格和通胀背离,究竟预示着QE的时效性越来越弱?还是预示着失业率和通胀随后将迎头赶上?
在亚马逊市盈率己经达到1000倍,超过90年代IT泡沫破灭时,其所达到的最高估值时,我宁愿相信前者:QE的时效性越来越弱。但它造就的疯狂:廉价资金推升的资产价格通胀何时结束?我不知道。但这个“撑杠”,在未来两年可能随时断裂,并让选手们重重的摔回到地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