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学口服制剂,谁还能再举一款能在标准和质量上,反超原研的首仿?!
——这几天,经过简单的讨论(我比较外行),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泰嘉无法把波立维份额压制进20%的原因。
1、如果要证明50毫克组泰嘉,暂时缺少万人级别临床;这对阿利沙坦一样适用!
2、医生坚信仿制药的品质不可能超原研;这是他们对1000例级别,同是75毫克组泰嘉VS波立维的数据,基本上视而不见的根本原因。
3、波立维的销售人员,逻辑非常混乱。你跟他说终点事件,他扯到晶型;你跟他说晶型,他跟你说剂型;你跟他说剂型,他跟你说全世界都用波立维做循环医学。简而言之,按此逻辑,美国区氯吡格雷,波立维份额为何会掉?
我相信立泰人,坚信50毫克组的泰嘉,将推翻75毫克组的波立维。因为75毫克组,从所有方面来说,唯一的两个优势就剩下:1、晶型稳定性;2、全球应用广泛性。第1点是可能解决的;第2点只需要时间。——
这个逻辑是:当年波立维放弃了现在泰嘉的晶型,而选稳定性更好的晶II;10年后信立泰人解决了原有晶型的稳定性,结果疗效开始反超波立维。
——
成功需要偏执狂!为信立泰人,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