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2019-01-16 21:54:15)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西安市高陵区城关小学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3~64页。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2、
3、
4、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次走进分数家族,去继续探究其中的秘密。
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深化分数的认识
1、
2、
3、
小结:以前的单位“1”,只表示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一个有机整体,现在它可以表示几个物体、几个图形。它的范围变大了。所以,我们就说: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活动二:探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在“整体”上表示出了它的一部分,那么,知道其中的一部分,你能表示出相对应的“整体”吗?
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是四分之一
|
|
1、
2、
活动三:探究分数的相对性。
拿铅笔活动:
(1)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从笔筒中拿出铅笔总数的。
(2)汇报、展示:小组代表汇报所拿铅笔的总数、拿出的支数及拿法。
(3)提供这个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生小结:总数不一样,同样是,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也就是说: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三、反馈提升
1、
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让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300人)、、全校总人数(1800人)的几分之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这么多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2、
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是
|
|
|
|
|
|
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推想的,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3、
课件出示:为了帮助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小红捐献了零花钱的,小明捐的钱一定比小红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四、回顾反思
1、
2、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
,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探究法与合作交流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为学生充分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尝试中去发现、去比较、去归纳,从而掌握分数概念的本质特征、特性。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和数学直觉。
存在问题:
1、
2、对于分数的相对性学生理解得很深刻,但到具体问题时,说理不透彻。只会笼统的说: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相应的 改进措施:
1、 在强调“整体”的同时,更要强调“平均分”。
2、 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多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