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螺”忆旧

标签:
青岛石炭线十三线赶海周老川青岛旧事青岛吸波螺抽波螺青岛小海鲜泥螺泥瓣 |
分类: 周川--平民生活 |
http://s2/bmiddle/003ce963zy6LCpJYWPf21&690
这“吸波螺”是土名,也有叫抽波螺的,一个意思,吃得时候要把大头含在嘴里用力吸。
注意看照片,这小头的螺尾巴已经掰断了,也就是上下通气了,就吸得出来。
现在水产市场上都是大盆装着卖生的,个头大,量也多,估计是有养殖,尾巴处理已经好了。
早年小贩是卖熟的,用小盆子装,用小瓷盅当量具,小盅子一分钱一盅,大点盅子二分钱吧。
记忆里大约五六十年代的,台东二路市场楼西门,也就是老台东聚福楼饭店门前一代,有小贩卖这些小海货。
小贩多是围着头巾的大姑娘,守着一小盆波螺,蹲固着卖。
估计人家是自己赶海的收获,加工好了卖俩钱好补贴家用。
俺那一茬小人难得手里有分钱,路过摊子眼前,只有眼馋的份,步子不由慢下来。
惹得家长斜楞一眼,也不吱声,使把劲,拽的小孩踉踉跄跄的赶紧迈步。
那时候的孩子,少见哭着嚎着要东西吃的。不是当年的小孩子多么好,是家长的教育方法管用:
敢出毛病?两耳光子就修理的好好的。
闲话少叙。话说我们又长两年,自己能下海了,可以解馋了。
退潮时候,随便哪块海边,翻开石头,就会见到这吸波螺只是个头比现在卖得要小一些。那时候没有塑料袋,都有小手帕,将手帕四角分别打成结,就成了兜子。忙活一阵,就有半兜子收获。回家洗洗,上锅煮煮,就可以开吃了。享受自己的劳动收获,格外美。用钳子掰去波螺尾巴,含在嘴里,屏气一吸,呗,一下,鲜咸的螺肉就到嘴里了!不瞒你说,开始闹过笑话,不知道吸大头,而是从小头吸,满头是汗也吸不出来---
再后来,知道钓鱼挖蛤蜊了,感觉搞吸波螺太小儿科,就没有再捣鼓它。
不过回忆起这些,还是很温馨。
(提示:波螺性凉,而且多以腐物为食,我们不宜多食。另有织纹螺,难辨识,7、8月毒性大,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