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共振,中国式养老事业建设彰显为民初心
(2025-03-10 14:16:35)与时代共振,中国式养老事业建设彰显为民初心
江宇
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养老议题再次成为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等表述掷地有声,彰显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更勾勒出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银龄幸福画卷,生动诠释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深刻内涵。
中国式养老,是坚持政策引领,密织保障网。中国式养老的根基在于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近年来,从“十四五”规划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始终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部署,进一步彰显政策顶层设计的精准发力。
中国式养老,是坚持科技赋能,破解养老难。面对老龄化与数字化的双重浪潮,中国以“科技向善”的智慧开辟养老新路径。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强健康、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智慧养老,正为养老服务注入新动能。浙江省淳安县在老年人家里安装了人体红外、毫米波防跌倒、烟感报警、智慧摄像头、智能手环等智能传感设备。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控制中心会第一时间告知老人的家属及村内的网格员,村干部能够及时核实老人的健康状况,同时结合5G+AR技术实现紧急救援。
中国式养老,是坚持人才筑基,助力老有所护。根据民政部数据,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4000万,但持证的养老护理员仅约50万,实际需求缺口达千万级。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衢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陈玮提出建议:加快培养养老护理人才,并建议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职业吸引力、引导社会观念转变等多方面构建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人才生态,应对“银发浪潮”的挑战。今年1月,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养老护理员激励补贴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每位护理员年补贴额度=当年最低工资总额×补贴系数(最高为100%),为行业长远发展夯实根基。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庄严承诺,到代表委员的务实建言,中国式养老始终贯穿着“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主线。面向未来,我们坚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通过政策引领、科技赋能、人才筑基的多维发力,新时代养老事业的发展必将取得坚定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