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穿越”,话说阅读——新网师第三次作业

标签:
教育新网师小语研课成长 |
【小学语文第三次预习作业:《多重“穿越”,话说阅读》】
多重“穿越”,话说阅读
提交人:201371董艳
安徽省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小学
【作业要求】
针对四年级内容,选一本书,进行整本书的设计,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对本书的整体解读。
2.梳理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整本书的要求
3.分析本书与本册教材,特别是语文要素的联系,分析教材中的哪些语文要素可以在本书中得以实践。
4.确定本书的阅读目标。包括:核心素养目标和学习目标两部分。
5.评价设计。(思考:本书阅读后,如何评价?)
6.整本书阅读过程设计,包括整个阅读过程及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此环节注意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可用任务和活动的方式设计,又要凸显老师的指导作用。)
【作业正文】
阅读,人生最美的姿态,整本书共读,应该成为教育世界里的师生最美的姿态。
拿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以哪种姿态与之共读共存呢?
我准备做以下努力。
一、追根溯源,远看整本书共读
我们先看看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阐述。
二、结合教材,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单元 |
人文主题 |
语文要素 |
第一单元 |
自然之美 |
边读变想象,感受自然之美;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
第二单元 |
提问 |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
第三单元 |
连续观察 |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
第四单元 |
神话 |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
第五单元 |
习作单元 |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
第六单元 |
成长故事 |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
第七单元 |
家国情怀 |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写书信。 |
第八单元 |
历史传说故事 |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
从教材各单元的语文要素来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类叙事性题材的书,在阅读时需要引领“边读边想象”故事画面;需要“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辨性阅读;需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需要训练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来感受人物形象;需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需要引领“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来讲述故事。因此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将课内习得的语文素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升核心素养,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再努力的!
三、浪漫感知,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孔子诞辰日,新教育阅读节,以一本书相约。
教育家维果茨基说: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依据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部编教材对阅读的重视,结合这几年来我带领孩子们整本书共读的摸索,我深有体会:我觉得整本书阅读更应该走在语文教学的前面。
立足课程标准,下面以“穿越古今话说阅读”为主题,和大家聊聊《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的阅读与指导。
【说说这本书】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就是这样的好书,它是一本故事化的历史神话读物,编者根据史籍材料,对“《盘古开天辟地》”至“《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中国神话历史上重要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呈现了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成就,可以说它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给了我们的孩子们!
选择决定成长,阅读决定人生,读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于萌芽时期,这本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整本书共读的范本。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强调: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 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考虑到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我预设了以下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
1.阅读前,指导学生梳理并掌握读一个故事的方法进而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学习制订读书计划。
2.阅读中,帮助学生养成摘抄新鲜感词句以及读写的习惯。
3.通过阅读,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了解神话中的历史故事及人物,积累历史知识。
4.通过交流活动,引领学生:交流中,能恰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中,学会对接自己的认识;对话中,提升辨证思维能力。
4.汇报中,引领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思考的喜悦,进步
的幸福,于史书的阅读中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强调: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净胜。依据本书的思想内涵,写作特色,考虑到孩子们整本书阅读中的思考、对话、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发展现状,我预设了以下重难点:
1.阅读中,帮助学生养成摘抄新鲜感词句以及读写习惯,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了解历史故事及人物,积累历史知识。
2.通过交流活动,引领学生:交流中,能恰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中,学会对接自己的认识;对话中,提升辨证思维能力。
3.汇报中,引领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思考的喜悦,进步的幸福,于史书的阅读中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阅读,应该给予每一个孩子,更应该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人人有书读,人人可读书,上课之前,我们做了以下准备。
阅读准备:
人手一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查一查这本书的相关资料。
【说说读法、指导法】
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举不胜举: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陶渊明“会意”读书法;张溥“七焚”读书法;董遇“三余”读书法;顾炎武“三读”读书法;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总得来说阅读要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不仅要看,要说,要思,更要动笔写一写,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学习任何一种新知识,孩子都是有起点的,不管这种起点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都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经验。孩子们都喜欢形象思维,爱表达,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指导读法时主要为读写绘说结合为主,读一读故事,说一说质疑、体会。写一写感受、心得,绘一绘图画辅助理解。
【说说阅读流程】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提示中指出: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阅读感受和生活体验。结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我预设了三个流程:读前,推荐,推荐课;读中,交流,交流课;读后,汇报,汇报课。
在阅读推荐中,我紧抓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流程。
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开课时最重要的一步。
第一步激趣导入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能够举一反三,进行其它书籍的阅读,我采用了:
第二步推荐智囊团
遵循哲学家怀特海的教学思想,我用“浪漫——精确——综合”这一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了回顾,以便迁移运用:
第三步总结读整本书(故事)方法(梯度展现)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在作业布置上,我充分发挥孩子们学习的主体性,引领他们从时间,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读书计划:
第四步作业:制订读书计划
阅读,不仅是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更是与自己对话。通过文字,一步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拨正自己,塑造自己,预约一个更好的自己。所以,在板书设计上,我所遵循的是“重塑”原则,“站立”精神。
【说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精髓所在,体现的是一节课教与学的重点部分,简洁逻辑性强的板书,还能帮助学生温故知新,针对整本书阅读的特点,我预设了以下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不跪着阅读
四、精确学习,走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万物皆书卷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整本书共读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就是这样的好书,它是一本故事化的历史神话读物,编者根据史籍材料,对“《盘古开天辟地》”至“《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中国神话历史上重要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呈现了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成就,可以说它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给了我们!推荐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自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3.指导学生掌握读一个故事的方法进而阅读基本书的方法。
4.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推荐重点:
激发阅读历史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故事,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推荐难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推荐准备:人手一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推荐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2.课件出示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3.引出新书,构建阅读期待。
二、推荐智囊团
1.观察封面,作品推荐
2.走进序言,价值推荐
3.看看目录,故事推荐
(学生浏览和幻灯片展示为主)
4.赏读故事,方法推荐
(1)自读自悟
(2)交流技巧
(3)总结方法
文章内容应理解,读书感受能批注,
好词佳句常积累,历史知识要记牢。
三、总结读整本书(故事)方法(梯度展现)
多读多思多幸福
泛读精读相结合
浏览目录晓内容
序语后记要通读
四、作业:制订读书计划
1.从今天开始我们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我们每天应该阅读多少呢?我们应该怎么分配我们的读书时间呢?用哪些方法来读?我们来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吧!
2.呈现读书计划。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会选择
不跪着阅读
成习惯
读中积累交流,我设计了这样的小书虫阅读存折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整本书共读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
读神话故事,聊心中英雄
整本书解读: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就是这样的好书,它是一本故事化的历史神话读物,编者根据史籍材料,对“《盘古开天辟地》”至“《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中国神话历史上重要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呈现了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成就,可以说它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给了我们!
考虑到时间限制和孩子们的阅读水平,我们的交流就选择了前37个故事的范围中。结合本书的特点,我初步把交流的主题预定为“读神话故事,聊心中英雄”这一自由且蕴含着辩证思维的观点在里面。
交流评价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部分故事及人物,积累部分成语。
2.言说中,能恰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中,学会对接自己的认识,逐步丰富知识,提升辨证思维能力。
3.通过交流,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思考的喜悦,进步的幸福,于神话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交流评价重点:
了解神话故事及人物,恰当地发表自己的读书所得与人分享。
交流评价难点: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能于交流中恰如其分、观点鲜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辩证地对待人和事。
交流评价准备:
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并就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进行批注性阅读,恰当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做好读书卡片。
交流评价过程:
一、激趣导入,翻开神话画卷
1.展示部分图片,点燃交流欲望。
2.定格特定画面,揭示交流方向。
二、交流,走进千年神话
(一)回顾,浪漫感知
1.说说最喜欢的故事。
2.当堂练习。
(二)深入,理性交流
1.追溯成语起源。
2.聊心中英雄。
(1)图文结合,聊英雄。
(2)畅所欲言,说英雄。
(3)小结评价方式。
(三)走出,综合思考
1.分享你的收获。
2.分忧你的困惑。
三、作业
继续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读神话故事,聊心中英雄
观点鲜明
交流
辨证对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教学是关于方法的教学。我始终坚信:教学法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给孩子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并爱上阅读,是我阅读教学的宗旨。结合文体特征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阅读者,是我阅读教学的永恒追求。所以,“方法跟踪,举一反三”是我此次整本书阅读设计的主要设计思路,也是推荐课的宗旨目标。而本书故事集锦式的文体特征让我对历史故事的阅读有了较深入的关注,即“从读好一个故事”的“文章内容应理解,读书感受能批注,好词佳句常积累,历史知识要记牢”到“读好整本书”的
“序语后记要通读,浏览目录晓内容,泛读精读相结合,多读多思多幸福”的过渡引领上我都花费了一番功夫。
阅读重要,比阅读重要的是人,是心,是灵魂!因我个人主观意识过强,经验主义太浓的缘故,设计效果不尽人意,请各位教育同仁给予批评和指正!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