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赐我智慧爱

(2022-04-30 19:42:21)
标签:

教育

读写

成长

阅读,赐我智慧爱

窗外夜色渐浓,和大家隔着时空共读,我的心智在寂静中被打开,蔓延……教育,当有情调。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越来越难教!现在的孩子怎么个个都成了小魔怪?越来越不懂!现在的孩子……教龄越长,我们面对教育越来越无奈,我们都在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养,也有一颗仁爱之心,却做不好教育了!

用孩子的心态琢磨孩子!一直以来,固执地以为心中有的,眼里便会有。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说本质一点看我们的心如何?我们是不是也有一颗孩童之心?这颗心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喜好厌恶吗?其实,这些我们在王老师《做“好玩”的教育》中的三个质问中可以得到启示:是否我们的学校太过于追求目标和任务?是否我们教给学生的太过于实用和具体?是否我们的教育太过于讲究宏大和意义?或许,教育生活中,我们太追求教育的有意义了,我们会考虑到教学会不会对考试是否有意义,但,不去思量孩子对它是否觉得有意思?我们会考虑作业设置对记忆是否有意义,但,从不想想它在孩子好奇心的维护上是否让孩子觉得有意思?总而言之,我们的心落在有意义上,而孩子的心专属有意思,试问这样越来越远的两颗心,怎能相互融合?为成长助力?

这种情况,往往只有一条路可走,我们要让想懂孩子就要让我们的心回到孩童时代,用孩子的心态琢磨孩子,我们的教育就简单多了,也轻松多了。

用孩子的心态琢磨孩子了,我们自然就拥有了孩子的眼光,用孩子的视角看孩子了。

用孩子的视角看孩子!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呢?或许有人担心,这样一来,我们成人岂不变得和孩子一样幼稚可笑了吗?真的不用担心,我们的孩子是幼稚的,但,绝不可笑,那是最单纯的幼稚,是最无邪的天真,孩子的眼睛是太阳底下最纯净的宝石。如此,我们在王老师在《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一文中同样可以获得感慨:同样一块石头,在不同人的眼睛里,价格的差异竟然如此之大,从10元、20元,到5万、500万,导致这个差异的,一定不是石头,而是看石头的眼睛。用菜市场的眼睛、玉市场的眼睛和钻石市场的眼睛看到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想一想,一个孩子可能语文学得有些吃力,但数学学得非常好,你能否定他吗?一个孩子可能学业上不尽人意,但,动手能力特别强,你能说他一无是处吗?一个孩子可能一出生就被关上了智慧之门,但,他还能乐观地生活着,你能无视他的存在吗……用孩子的视角看孩子,就是要让我们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捕捉他们生命里令人感动的部分,帮助他们长成最好的自己,难道不是吗?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用孩子的视角看孩子,就要我们具有很多双眼睛,看我们面前的每一双眼睛,用清澈的目光注视他们,这样,我们的教育就变得简单多了,也轻松多了!

当我们师生的心一样了,我们的眼睛也会和孩子一样闪烁着同样的清澈了,那么我们自然就用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了。

用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没错,用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就是把自己当成孩子,或者自己就是孩子了!我们就拥有了孩子的种种想法,种种行为。这些,我们在王老师《蹲成蘑菇》一文中同样可以得到点拨: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你自己,遇到蘑菇就蹲成蘑菇,遇到白杨就站成白杨,这才是为师之道!我们的教育生活中,遇到孩子说雨是珍珠,我们便惊叹:好柔软的珍珠啊!遇到孩子讲小花流泪了,我们就伤感地说:我们来保护她吧!遇到孩子惊讶大雁怎么会写字?我们就惊奇:蓝天难道是大雁的本子吗……还有很多事,都可以用孩子的方式来处理:遇到孩子拿了他人的东西,我们要告诉他这是没有遵守规定,下次遵守规定就好了;遇到他撒娇耍赖说石头拍进肚子里了,我们也不讲理把知识说拍到他的脑袋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一旦用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久而久之,我们就变成了孩子!   

    李吉林老师说:这些年,我唯一庆幸的就是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需要多少年的修炼啊?然而,我坚信,我们可以做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简单多了,也轻松多了!

如何让教育变得简单而又有意思?用王老师的话说:关键在于在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是教书匠般的目光如豆,还是教育家般的深邃高远。其实,我们长成了孩子,不是我们退化了,而是,我们进步了,具有了教育家的深邃高远了!

十年来,我一直向我所遇到的孩子学习,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教学,如何教育。让自己长成孩子,具有孩子透明的心灵,清澈的眼眸,干净的灵魂,简单的生命,是我一生的追求。今遇王老师教诲,这种追求也会渐渐成长为我的教育信仰,在诗意的路上,教学相长!

伴着夜色捧读,心思澄明,我看见我成了孩子!而我更想智慧地爱孩子!将教育做得更有情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