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24点智慧

(2024-04-28 15:34:14)
标签:

教育

分类: 文章转载

01 与其教给学生一些繁杂深奥的知识,不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钥匙。

有时,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你如果想造一座高楼大厦,就得沉住气先在地基上打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意志力、自制力、专注力等许多智商桩情商桩

任何一根打得不扎实,都将影响大厦的高度。

02 不要轻易放弃,打开门的可能是最后一把钥匙。

当你把奖状颁发给班级前十名学生时,请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请用鼓励的话语温暖班级后十名学生。也许,后者付出的努力比前者更艰辛,他们更需要老师哪怕一句话的鼓励与肯定。

只不过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需要为人师者用心的发现与挖掘。

03 为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为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为自卑的学生说句自信话。

为迷惘的学生说句开导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消沉的学生说句上进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为冷落的学生说句温馨话。

04 和学生一起成长。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

05  学习在于感悟,教育在于感动,管理在于感召。

06 教育是一种启迪,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教育是一种激励,是表扬而不是责怪。

教育是一种期待,是熏陶而不是浇灌;教育是一种关爱,是关怀而不是溺爱;教育是一种给予,是理解而不是放任。

教育无法用量表测量,不能用金钱折算,我们应该用心去体验其中的乐趣。

07 教育是良心工作,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

08 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09 深入学生、调动学生、鼓励学生、成就学生、感动学生。


10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生命乐园。


11 
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还可以把举手发言变成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代表要经常更换,不要固定。

有的学生发言占用时间过长,影响其他学生的发言,对此,要有时间上的规定,表述要简洁明了。

如果有的学生说起来没完,教师就要提醒,甚至请其暂时停止发言。

总之,要尽量多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


12 
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比较幽默的语言,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这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13 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4 
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

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15 
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16 
爱心贴近童心,它会让学生爱学、乐学、好学。


17 
决定课堂的因素有很多,都学习别人是不可能的,也不一定能真的提高成绩。

但是,抓住其中适合自己的一项,下决心着力去改变它,就一定会提高。


18 
无论是什么教法,都要以效能为基准。


19  
我们的教育不能牺牲今天的生活质量,来换取明天的好成绩。

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要关注取得成绩的方法和过程,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20 
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

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


21 
教育就是当你把一切的知识都忘光的时候,剩下来的那些东西。

忘光后还剩下什么?就是学习的能力。


22 
留点时间让自己多读点书,留点时间多多思考。

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实践、探究;把问题抛还给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23 
为师之道三境界

第一境界:精通本学科知识,能够给学生以知识关怀。

第二境界:做一个教育、教学研究者,给学生以心灵关怀。

第三境界:做一个人文学者,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24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

为人师者,必须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容得下个性千差万别的学子。

现代社会中,一位优秀教师的智慧必须是精与博的有效结合,应变性、直觉性、灵活性、巧妙性、幽默性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