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到底指什么?
(2022-10-22 10:05:31)分类: 校本研训 |
“最近发展区”到底指什么?如何与教学相联系?一文帮你轻松搞定
维果茨基认为,
知识和思想是人们在与家人、朋友、老师及同伴的社会交往中构建起来的。他认为,通过向更有见识的他者(More
Knowledgeable Others,简称
MKO)学习和从社会交往中学习,我们可以进入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
ZPD)。而当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时,他们对一个主题的理解可能已经跨越了他们之前的理解水平。为了描述教师的作用,他还提出了脚手架的概念。当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教师应该使用脚手架,帮助学生与他人交往,支持他们的发展。
这三个概念可以用下图联系起来。
搭建脚手架的原则是:
• 培养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并使其与他人互动。
• 将给定的任务分解为较小的子任务。
• 让个体或团队专注于完成子任务,但不要让他们忽视总任务。
• 支持学生向“更有见识的他者”学习。
• 模拟完成任务的可能方式。个体可以先模仿,最终将其内化。
维果茨基坚持认为,脚手架要由专业人士使用,以帮助人们安全地冒险。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的理解水平,要比仅凭个人努力达到的理解水平更高。
在这里,我用建房子进行类比,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在建房子早期,脚手架对于支持建筑物是至关重要的,但当建筑物骨架完工后,脚手架就可以撤走了。同样的道理,学生学习时也需要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程度,得到适当的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我们特别强调社会交往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不要被“最近发展区”这个术语难倒,它实际上就是指,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特定主题没有直接经验,那么就可以利用他人的经验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最近发展区是脚手架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
•
•
•
•
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在于教师。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脚手架,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要尽量避免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答案。
在课堂上
•
•
•
维果茨基非常重视社群和文化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他的批评者认为,该理论没有认识到个人即便在不受社会规范影响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的能力也能获得个人的理解。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