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第2个节气。此时进入雨水节气,在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但在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就是可以陆续春耕了。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春天离不开雨水的滋润,春天的雨水,润物无声,让枯木得以逢春,让种子得以萌发。
专家指出:“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般能够升到0以上,虽然进入春季的雨水节气,但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尚未有春天的气息。雨水节气仍是冬天景象,此时尚未出九,还在“七九”当中。
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气温回暖,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因而要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以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此时降雨量一般较少,应及时组织春灌。淮河以南地区,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和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等现象发生。
雨水养生: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所以此时还应该注意“春捂”。
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宜食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