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按摩真经》24式手法

(2022-03-11 21:49:05)
分类: 保健与按摩

清代《按摩真经》24式手法


编辑整理/于立国

清代《按摩真经》24式手法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blog.sina.com.cn/wneldbk100

《按摩真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本成人按摩推拿专著,成书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在嘉庆丁丑年(公元1817年)后又有人進行了整理补充,作者未留下姓名。其中对按摩的24种手法做了详尽的描述,相关内容如下。

 

1、丹凤展翅

 

命患者正坐。用右手从左边掐患人水突穴,有动脉应手,按定觉腋下微痛,膊肘引痛,手指酸麻。将大指轻轻抬起,觉热气从胳膊手指出。又用左手从患人右边掐水突穴动脉,按法与上同,令四肢脉气发散,不至闭塞也。

 

2、黄蜂出洞

 

令患人仰卧,以两手大拇指按定云门,有动脉应手,觉膊手沉紧麻木。将大指轻轻抬起,有气从膊手出也。

 

3、双龙投海

 

以两手从患者胸前同乳大筋抓起甚痛,觉胸中气降胁下有声,左右推之,使脾胃之气下降是也。

 

4、催兵布阵

 

用两手将其胁下胸骨齐拢,催邪气下降,使正气相通,随呼吸摇憾十二,轻轻抬起,再以手法摩病在何处,按之如将擒贼之状,不令冲上焦是也。

 

5、遍处寻贼

 

夫人身之正气,如天下之居民,摇而不动,自然经营也。邪气(原文此处有一个“和”字)如贼夺家劫舍,正邪焉得不斗争哉。正邪相间,经络不和,岂能相安。以手法按之,乱动者,即邪气也。重按轻抬慢慢去之,使邪气散而正气强也。

 

6、烧山火

 

用右大拇指按动紧处,重重切之,随呼吸二七数,慢慢抬起,觉两腿麻木,是邪热下降,随经而发下两腿,犹如火热而行至两足是也,如不到复按切。

 

7、透心凉

 

用手按膈下脉气不和者,或左或右,随气重按轻抬,使邪热气行下直至腿足,岂复上攻心膈哉。经云:脉气和则脏气平,心家自然清凉矣。

 

8、平土放水

 

胃家停食在右,停水在左。滞食者沉而不浮,按之觉痛,从石关穴以手法按摩,慢慢揉之,而消食水者,动而有声。以上用手法揉之,慢慢而去。

 

9、风卷浮云

 

膈下停气,中满不食,胃胀而闷。以右手大指、次指按两乳下,以左从膈下按揉无度,气行肠鸣,至下脘有声;右手小拇指按下脘穴,二七呼吸抬指,气下肠鸣,浊气下降,此云散清风也。

 

10、彻底澄清

 

脐上有痞块,硬而动急,腰府引痛。左手从左边推按,用右手大指从动硬处按之,即肾俞穴疼痛,觉麻木发热,再将手指轻轻抬起,两气从两足下行,脊胯疏通。是按上发下之法也。

 

11、顺水行舟

 

肚脐一旁有肓俞穴,此足少阴经脉。如内硬而浮动,是肾经有邪,邪冲脾泻,谷不消化。外肾湿,阳萎,疝气之道路也。用手大指按切腰肾,屡屡重切轻抬,发觉冷热之气频频下降于足涌泉穴,是水归源。

 

12、摇动山河

 

人尾闾骨之旁有高骨,骨下有陷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脉所过。上下有闭塞凝滞,脊强,腰腿痛。治宜手指从骨下陷穴揉十余次,令血气流通,左右相同。

 

13、踏破双关

 

必当令患者平伏,两大腿根有横纹,名曰承扶穴,斯为背部总络腿处大经,此穴若闭,气血不得流通。治从承扶穴以脚踏定,右脚踏左腿,左脚蹬右腿,踏稳不宜摇憾,觉腿足麻将腿轻轻抬起,有热气到足。此开关破壁之法也。

 

14、金鸡独立

 

人脘脘结块,手拿不动。用足踏住病处,觉脚下有动是也,稳稳踏定,觉气散脚足麻木,轻轻抬起,有余热行至足底,此除邪扶正之法也。

 

15、足下生风

 

病人有上盛下虚,头目昏沉,胸膈痛楚,腹气胀满,疼痛不休,四肢沉重,腿膝酸麻,此气血不能散也。宜手法从上按穴拿到小腹气冲、归来两穴。前阴旁有动脉,此上下通行之要路也。闭结不通,余热不能下降。令患者仰卧,用脚踏右气冲穴稍斜,觉腿足沉重,将脚轻轻抬起,邪热下行如风。再用脚踏左边如前。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去薪,此之谓也。

 

16、移山倒海

 

脐下气海穴,按之如石,此寒结气凝,积而不散,令人身困肢弱,昼夜不安。用手法按、摩、揉、搌之引腰痛,外肾紧,按切无度,觉气发散,有余热擦四肢,痞块消矣。

 

17、二龙戏珠

 

六腑气闭,上下不能流通,不宜手法按摩,按之疼痛,不下反上壅,呕逆痰涎不已。

 

用手大指从大腿窝里气冲穴有动脉应手,重按轻抬无度,引气下降,亦止沸去薪之法也。

 

18、开笼放鸟

 

用两手将肩头大筋抓起大痛,此肩井穴也,真气所聚。气聚而不散,如笼罩闭门,令人心痛,手足拘紧,阵阵昏迷,不省人事。用手将肩头大筋抓起,令患人痛楚,咳声,使气散血行,各归本经,岂有不平哉。

 

19、双蛇吐信

 

用双手大指捻肩端骨横筋,捻之大痛,是真穴也,此通手太阳小肠经络。按到两肩麻木直到手指,轻轻抬起,有热气发散,邪热下行。此通经散气,五脏不克伤,使正气强盛之道也。

 

20、左右开弓

 

令患人正坐,用左手将肩头骨搬住,以右手将右边寸许大筋用大指、食指抓起,如开弓之状,放手有声;又以右手搬肩如前法。此背部关气之处,令正气扶而邪气散,此拨云散雾之法也。

 

21、飞结积气

 

脊腋后有筋通肾俞穴,令患人正坐取之,用手抓起有声,顺筋揪十数把,患者痛楚,使脏气流行,各归经络。闭塞凝滞,暴疾不省人事,心胸气闭,腹痛难言,感冒伤风,脊强背痛皆可。

 

22、推倒泰山

 

病人小腹疼痛,连及外肾玉茎,此阳与阴交媾,百脉绞乱,不使归元,急饮水者立死,因感风邪受害,名曰下寒。令患人直坐,从腰肾俞穴重推之大痛,是真穴也。重按轻抬,如是数次,觉少腹气散而热,腿麻而冷,再以手按摩病所而愈。此病性命相关也。

 

23、拔树寻根

 

人病腰、膝、腿、足痛甚,上下走不停,乍寒乍热,阵阵昏迷,善于悲怒。如脉症(豚疝)相似,发作无时,直中脏腑,其行走肾经根结任脉。于胃旁有动脉一条,直贯腿足痛、麻木。将手重按轻抬,拿下有热气下降。此病为恶疾,缓缓而愈,此为寻根之手法也。

 

24、脚踏火轮

 

人病两肩沉紧,手指疼痛不能拿物,此皆痰气,风寒所致,用脚法蹬散。令患人仰卧,将背伸开,从臂根天府穴用脚蹬住,稳定不可摇憾,觉手臂麻木,手似出冷气,轻轻将脚抬起,臂似火热,血气散矣。

 

古人留下按摩经,一般手法人不明,人身经络有十二,三百六十五络通,

周流一日零一夜,气滞血凝病即生。肿痛有余古来理,酸麻之间气血行,

不用汤药来导引,按摩顺得手法平,手法深浅按住病,重按轻抬要少停。

余今按摩已多载,酿作歌诀传後生,学者如能明此诀,疗病犹如火化冰,

庸医多不明此理,莫把按摩术看轻。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

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

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肩臂痿痹不能举,肩禺按之效无疑。

两肘挛痛动艰难,按罢曲池将肘牵。头面手足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动脉,二七呼吸臂上通。锁骨窝内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云门肩头巨骨下,按定动脉在内生。此乃要摧肺中气,二十一度气要行。

极泉腋窝心脉始,按定此穴心窍清。乳旁期门是肝脉,重按腹内亦有声。

大包穴在乳筋内,此是脾经脉络通,斜按能调五脏气,心胸之病往下冲。

两手齐拢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阙中,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两腿宛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

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

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

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盘脐有块聚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

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

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明气冲,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

阴股动脉通五里,伸手摩脉抓大筋,能调五脏阴阳气,疼痛难忍方为真。

阴陵穴在麦辅骨,手指振动筋有声,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气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尽,再从背後一程行,君若试探劳心记,胸腹疾病定扫清。

平肩大筋真气聚,捏此开通气血行,脊骨旁边一寸五,此是太阳膀胱经,

两条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声,内连五脏与六腑,风寒暑湿尽皆通。

伸手抓到肾俞穴,按之大痛穴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见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术定非轻,肾旁左右名带脉,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胁下阴阳气,六脉调和甚分明。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两旁,

伸手连揉数十次,背气相通到腿上。承扶闭结用脚踩,此穴阴股绾中央,

腿上酸麻气血降,患者不觉细参详。阳陵泉在膝外侧,振动小筋痛难当。

承山能治五脏病,伸手摸捏痛非常。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难言不要忙,

此穴能调周身气,寒火腹痛立消亡。按摩能调阴阳气,总使气血归位乡,

运妙手功胜良药,著手成春变安康,救灾济世行方便,存仁施德寿延长。

 

推荐博文:民间验方集合(不断更新中)

此训为先师胡秀璋教授所传授,余结合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整理如上,以上出自《北方医话》——摘自憩苑的360空间

《相关博文:关于扁桃体疾病的中医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便秘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补肾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耳鸣、耳聋的偏方 

《相关博文:关于耳鸣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烦燥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高血压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高血压的穴位按摩治疗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脚气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颈椎病的偏方 

《相关博文:关于颈椎病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肩周炎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咳嗽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老年痴呆的诊断与治疗 

《相关博文:关于脑梗塞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尿路感染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尿频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前列腺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失眠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失眠的锻炼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祛除湿气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瘦身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水肿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痛风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慢性咽炎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膝关节积液的偏方 

《相关博文:关于膝关节积液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养肝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腰背疼痛的偏方 

《相关博文:关于腰背疼痛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清除体内淤血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关于痔疮的保健方法 

《相关博文:十二经络的别络和十五络穴 

《相关博文:人体十二经络图文、视频详解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足少阳胆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足厥阴肝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手太阴肺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手阳明大肠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足阳明胃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足太阴脾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手少阴心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手太阳小肠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足太阳膀胱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足少阴肾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手厥阴心包经 

《相关博文:人体经络之——手少阳三焦经 

《相关博文: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 

《相关博文: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相关博文:艾灸关元穴的好处与禁忌 

《相关博文:敲胆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关博文:推腹法的步骤、功效和好处 

《相关博文:医家秘传,教你如何少做梦 

《相关博文:放屁排毒、瘦腹,躺着就能做 

《相关博文:恢復四大功能,永远离开癌症 

《相关博文:一觉睡到自然醒,全靠安眠穴 

《相关博文:常练金鸡独立、踮脚尖好处多 

《相关博文:不想得癌症,一定要多推小腿 

《相关博文:民间中医绝技疗法——挑羊毛疔 

《相关博文:留馨雨:崴脚,都是胆经惹的祸 

《相关博文:人的所有秘密都在五个手指头上 

《相关博文:推墙1分钟,改善便秘,强化膝关节 

《相关博文:肝经上的太冲穴:最值得敬畏的穴位 

《相关博文:只要每天拍拍带脉,减肥排毒全解决 

《相关博文:捏积:让我们用双手为親人塑造健康 

《相关博文:五指通全身,秘密都在这里 

《相关博文: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脘痛)的手法治疗 

《相关博文:揉复溜穴,能让淤堵的血重新流动起来! 

《相关博文:手心的温度就能治好多病——谈掌捂疗法 

《相关博文:跪膝法是大补肝脏、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 

《相关博文:达摩易筋经《甩手功》,甩掉癌症和百病 

《相关博文:“捶胸顿足”的中医解读,让人耳目一新 

《相关博文:“掌”握健康的密码II “手”护生殖系统 

《相关博文:冬天,不能浪费自己的阳气(冬养藏的意义) 

《相关博文:揉腹不断,百病不犯!延年益寿仙人揉腹法 

《相关博文:神奇缩肛治“百病”,具体教大家怎么操练 

《相关博文:没想到,睡沙发竟然会引起这些疾病...... 

《相关博文:69种常见病的论证,看后你就是半个医生了 

《相关博文:陈玉琴女士循经指压讲座笔记 

《相关博文:胆经堵,全身都堵!一个穴位畅通全身之气! 

《相关博文:饭后“神仙蹲”可治愈胃炎,终身不易患胃肠病 

《相关博文:打屁股居然是有道理的(打屁股环跳穴与排毒) 

《相关博文:李辛:为家人按摩,需要精气神的灌注、愛和关心 

《相关博文:喜欢穿低腰裤的先生、女士们,看完本篇就不想穿了 

《相关博文:女人,若不懂中医五行养生,擦什么化妆品都没用! 

《相关博文:姑娘们,再冷也别冷脚踝,请把你们的裤腿放下来! 

《相关博文:三子养親汤:来自“医门孝经”的精诚绝唱:咳喘、痰多、食欲不好、健胃消食、通便 

《相关博文:全世界最补身子的方法,不花一分钱,连手都不用动! 

《相关博文:阳气产生于脾,根于肾,萌芽于肝!(补阳方法大全) 

《相关博文:能在四五天内迅速提升和加强人的肺功能的简单方法!  

相关博文:足疗之——足部反射区图谱 

相关博文:足疗之——足部反射区诊断方法 

相关博文:足疗之——足部62个反射区介绍 

相关博文:足部反射区图:足底单点位置及治病详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