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09月27日

(2012-09-27 11:28:07)
标签:

杂谈

  “高频交易”(High FrequencyTrading)是近来美国财经媒体上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这种由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运算所主导的股票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以及取消指令;而为了争取这千分之一秒的优势,证券公司甚至还将服务器安置在交易所附近或同一座建筑里。

  交易员加勒特-奈纳(Garrett Nenner)对高频交易一直持批评态度,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高频交易:“比如你要在超市花5美元买一加仑牛奶,但当你走到收银台结帐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5.05美元,而且你只能买到四分之三加仑,”奈纳比喻道。在这个情形里,高频交易的证券公司就是速度极快、且能推测你购买行为的其他顾客。“但如果这样的顾客太多,超市可能就很难维持正常的秩序了。”

    近几年由于负责高频交易的计算机发生故障而引起的大小事故也频频见诸报端,除去今年早些时候骑士资本的巨额亏损和BATS交易所的“闪电崩盘”,消息人士甚至对美国国会表示,发生在个股上的微小事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商业内幕》报道称,从去年8月至今,交易资料库的开发商Nanex就记录下了2000多起非正常的股票波动情况。

   点评:在一个什么都提速的时代里,高频交易的副作用无疑是对传统“价值投资”理念的侵蚀。当少数机构投资者为了追求利益而左右市场的时候,如何能保证优质公司公平的投资机会,是监管部门必将面临的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2年09月20日
后一篇:2012年09月27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