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绘本《蜘蛛和糖果店》教学反思
(2018-01-04 14:26:09)《蜘蛛和糖果店》教学反思
西安高新四小
在活动中我把活动重点定为以故事为主线,让孩子在已有的经验上,边看边推理,边预测边验证,训练孩子通过观察到进行推理到进行预测的这个思维能力。把要挖掘绘本中的画面信息,突出数学学科价值定为活动重点,将难点定为1.孩子在观察中通过比较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利用表格,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统计,提升孩子的能力。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的学习兴趣较浓厚,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是考虑到孩子的发展,在第一个环节上我们设计成是小蜘蛛来讲述统计的方法,第二个环节就设计成孩子和小蜘蛛一起来进行统计,在第三个环节是就脱手让孩子自己讲述进行统计。用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一步一步加深学习。在第一张咪咪的买糖记录表出现时,我让孩子们观察画面: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让孩子们目测咪咪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第二张菲菲的买糖记录表,是在孩子们观察画面的基础上提问:菲菲买过几种糖?分别买了什么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如果说前面两次的猜测是数量比例关系,那么第三次出现的冬冬的买糖记录表,则是对孩子排列规律的一次经验运用。“冬冬买过香蕉口香糖,买过果冻?你认为嘟嘟这次买哪种糖的可能性更大?”以帮助孩子们梳理前两次的猜测方法,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语言,将零碎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也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在看冬冬的买糖记录表时,孩子们大胆猜测,并说出了各自的理由。接着再回到绘本中,给了孩子一个身临其境的思辨环境。第四次则是通过老奶奶买糖,让孩子体会意外情况的发生,感受概率的偶然性。
在拓展延伸环节,用“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的问题让孩子们来学习统计。让孩子学习掌握统计的方法及记录的方法。教师每次出示的记录表都是层层递进,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最大的不足是回应孩子的问题这一块,有时孩子说得不够清晰时,我会急于帮助孩子,应学习有效的引导孩子,给孩子充分的讲述时间,如果在这方面再处理的好一点,那整个活动效果会更好些。 另外,由于需要孩子进行大量的表述,本次活动的时间有点长,其中需要教师不断调动孩子的兴趣。平时,孩子接触此种表格的机会比较少,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孩子产生了不知如何下手的现象。所以,在操作之前,应对表格做出更简洁清晰的说明,让孩子能够直观的了解看表格的方法。
最后,以“我给老师画张像”结束,让孩子将这种统计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魅力与乐趣。
数学绘本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初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都蕴藏在美妙的故事中,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优美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将抽象的数理知识蕴涵在其中,让孩子们轻松地获得知识。它就像一盏盏让人幸福、让人的心灵变得柔软、让人的思维变得灵动,让数学与生活有效联结的灯。绘本在数学活动中运用,不仅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