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吕忠志
吕忠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7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作者:王婷丹)

(2020-05-28 08:17:58)


摘要:所谓情境创设,就是指通过创造合适的情感氛围,来帮助教学活动的展开。概念中的情景,具体指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创设情景,能够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加生动、深入地体会课程内容,丰富自己的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情境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教学最为有效的模式之一,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情境创设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可以设置各种故事情节、问题和活动。教师在设置情境时,要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共情,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将以上的条件作为情境创设的基础条件,设置一个合理、完整的情境。在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说,可以采取趣味性较强的做游戏、讲故事、直观展示等方式完成情境的创设。在面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时,则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活动等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合作和交流,能够让学生学到各种课本上学不到的综合能力。经过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创建相应的情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 情境创设概述

所谓的情境创设实际上指的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环境、语言、媒体等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场景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中,从多方面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感知力与创造力,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理解新鲜事物。而且,情境教学本身就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并且遵从这一规律,非常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应用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应用语言描述、角色扮演、图片呈现等模式,创建与课文内容吻合的情境氛围,从而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当中感知并理解教学内容,进而获得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情境创设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一)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提高阅读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所撰写的《大教学论》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处于空间思维等并不成熟的年龄,应当帮助他们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触这个世界。好的教育方式能够刺激孩子的学习能力,通过建设符合文章的情景、任务、声音,甚至是味道,会让孩子沿着文章的知识脉络一路向前。完备的、合适的情境创设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而具体,能够轻松被学生掌握,而且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技能,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学生只有产生学习动机才会有成功的可能。一个班的孩子对于创设情境所获取的知识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无论是在什么样的课堂上进行情境的创设,都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以此为原则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通过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学生能够清晰地感知所学知识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下次碰到同类型问题的学习时,他们能够联想到所学习的方法。把握了根本性的方法,学生才能真正的做到举一反三,即便是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也能轻松、灵活地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在没有教学情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缺乏对知识的兴趣,因为在这种教学中,知识是在面对明确的结论时出现的,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把大部分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大部分学生不需要自己做积极的智力活动,只需要记住。即使有智力活动,也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问题。传统填鸭式的教育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很多教师不得不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另辟蹊径,以期达到理想效果。例如:在教学《说唱脸谱》这篇文章的时候,课前我先让学生们去搜集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让他们回去学唱《唱脸谱》,与美术老师沟通布置学生提前去画自己喜爱的脸谱面具并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在《唱脸谱》的音乐声中,在抬眼便可看见的各种脸谱中,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不难看出,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也使得教学情境成为了非常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

(四)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在上文,笔者说道,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能够用学生轻松理解的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体会到阅读中各种含蓄但强烈的情感表达。在教学《开国大典》这一篇课文的时候,通过1949年和2019年两次阅兵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时人们内心的激动与兴奋,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繁荣富强的自豪之情。在这样的情景创设创设下同学们对于课文大阅兵的场面描写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待迁移到相关场面描写也更加得心应手了。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们脱离枯燥的学习、认知活动,让他们对文章的学习有沉浸式的体验,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章,这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师们的教学成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教学中情境创设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各项学习能力,尤其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情境创设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从基础入手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帮助学生们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体验各种复杂和新奇的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教育方式,其教学理念也是教育界所推荐的。因此,教学中情境创设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教育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家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5.04.160

[2]张创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03.

[3]李先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