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配合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我国古代的人们大都使用木制水桶。桶的桶壁是用几块竖着的条形木板围成的。围成桶壁的几块木板必须相互紧靠,立姿一致,否则,桶内就无法存水,或者桶内水位至多和那块最低的的木板一样高,其它木板再高也无济于事。这就是所谓木桶理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国家教育的有机整体,颇像围成木桶桶壁的几块木板,必须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保持一致,不然,就难以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三个方面。由于孩子正在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对于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还缺乏筛选和辨别的能力。如果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不能一致,相互矛盾,就会给孩子的思想造成混乱,使孩子无所适从。从整体来说,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使孩子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做这家长,应该主动了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努力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保持一致。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社会,更不能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立起来。
就学校和社会中的某些具体现象来说,并不一定全都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有些现象对孩子甚至是有害的。我们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保持一致,并不是要和这种对孩子有害的现象保持一致。因为这现象不仅不代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认真加以鉴别,积极和有关方面协调,冷静地、稳妥地、理智地去排除这种现象对孩子的影响;同时,要教育孩子服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体要求,正确区别、认识和对待不良现象的影响,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从根本上保持一致。
我们讲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保持一致,也并非是要以家庭教育代替或重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果这样,家庭教育就失去了它自身的独立性,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也就无所谓和其它两个方面的教育是否一致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自有着各自的优势,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有着各自的功能,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家庭教育既不排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又不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重合,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协调,内容和方法上优势互补,方向和目标上保持一致,形成一个协调、统一、高效的整体教育网络。
为了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必须加强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最为重要。这是由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和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决定的。克鲁普斯卡娅指出:“家庭教育的复杂问题,只有在家长和学校的紧密联系下才能解决,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学校和家长克服新生一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主动和学校取得联系,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真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和教育方针和政策,使自己的教育观点、教育思想与学校相一致。二、定期向老师了解学校的具体要求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与老师商讨教育孩子的有关问题。三、关心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给孩子提出在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四、教育孩子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五、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生活。六、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注重孩子个性品质的培养。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之琴上的三要琴弦。只要我们能够使它们很好地配合,就能奏出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