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孩子的行为问题
无论谁家的孩子出现较严重行为问题,父母肯定会心急如焚,千方百计想办法改变孩子,期望孩子在短期内有所转变,但是由于有的家长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家长尽管尽了努力,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效果却不怎么样,有的甚至更加剧了孩子的行为问题。所以孩子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行为问题,家长一定要冷静下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家长要有这样的认识:有较严重行为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形成是有相当一段时间的,要想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要来自家庭,也可以说主要来自父母的行为和所提供的家庭环境。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无法认识到自身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而且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是不断从孩子的身上找原因,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如果作为一个成人都不能面对自己,改正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的话,又怎么能期望孩子会有所改变了。
有研究表明:有一半以上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父母就应当反省自己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进行心理素质的自测,看看心理方面的书籍,对自己的心理现状有个清晰的把握,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如果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应通过看心理医生和药物进行治疗,这也是对自己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另外家长心绪不佳之时,尽可能避免使孩子受到自己负面情绪的影响,当家长遭遇挫折时,不要迁怒于孩子或拿孩子撒气。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也与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孩子在不同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无法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对孩子刚刚萌芽的心理问题又失于觉察,不能对其进行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所以家长有必要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书籍,走出只重学习成绩不重孩子心理健康的误区,使自己充当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
除此之外,家长还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出现行为问题,从某个角度看,也是家长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给孩子定的目标脱离实际,从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荷,导致孩子心理失衡。有的家长对孩子管束过严,经常性的恐吓、处罚、嘲笑,对儿童的身体施以暴力,使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抚,无法获得充分的情感交流的机会,从而心理出现偏差。
总而言之,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家长的责任是首当其冲的,家长首先应在自身上找问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努力改变自己,并把自己的认识告诉孩子,诚恳地和孩子谈心,和孩子约法三章,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改变,一起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