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孩子会玩吗?

(2014-11-12 08:21:58)
标签:

育儿

教育

健康

分类: 家有儿女

                                                    你的孩子会玩吗?

       如果有人问你:你的孩子会玩吗?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玩是孩子的天性,难道还有不会玩的孩子?你如果在暑假即将来临的时候采访一下学生家长,尤其是小学生的家长,会惊奇地发现:家长最怕孩子放暑假,大人要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放假除了参加辅导班,在家里只有看电视、上网、睡觉,几乎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经过暑假,孩子们更累了——因为他们的心更累了。现在不会玩的孩子大有人在;或者说会玩的孩子还真少,玩对很多现在的孩子已经成为了奢侈品

请看下面三个镜头

  镜头一:国际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为少年题词数学好玩

       20028月以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为主题的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20多个省市的近千名少年数学爱好者,带着对世界顶级数学家的崇敬和探索数学奥秘的极大兴趣,走进了数学论坛。

       国际著名的数学大师、92岁高龄华裔数学家陈省身为本次活动题词:数学好玩

   镜头二: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赵元任告诉女儿语言好玩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就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他们自己常常是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

    镜头三: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城市的校园以及大街小巷。

       一群群衣衫朴素,表情中透着严肃、透着天真、透着快乐的孩子在忘我地玩游戏。他们时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们有的打弹珠;有的拍洋画;有的滚铁环;有的丢沙包;有的跳房子;有的跳皮筋;有的抓棋子;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毽子;有的撞拐子。(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十大经典游戏)。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孩子反倒不会玩了呢

   首先、全社会应该为正名。

      对孩子来说玩是一门重要的功课,而且是必修课。人们一提到玩,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玩物丧志,可能是某某大学有多少大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而被勒令退学。这些情况恰恰是孩子小时候不会玩造成的。中国的学生已经没有了美好的、无忧的童年,他们从上学第一天起就被关进一个叫做学习的笼子里,当他们考上大学的时候,大学老师把他们从笼子里放出来。他们可能因为在笼子里呆的太久了,所以出来后茫然不知所措,可能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他们可能只知道学习,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偶然发现网络游戏很好玩,由于他们没有起码的免疫能力,很可能会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其实,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什么叫好玩

      其实,玩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游戏时会有主动性和愉悦性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东西最为轻松,也最为有效,而且,这样的学习不会让孩子感到枯燥、厌烦,可以提高孩子学生时代直至成年以后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我们如果注意到34岁的孩子神情专注地、兴致勃勃地玩沙子的情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在玩耍时的动机是非常简单而专一的——寻找快乐,他们是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认识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的。

    其次、做父母的要改变观念

      很多孩子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没有时间玩,没心情玩;有时间、有心情的时候又不知道怎么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从娃娃抓起命题悄然兴起。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最流行的版本是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可能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翻版)。学校为了落实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和在校学习的强度,小学生上晚自习已经不是新闻。家长为了落实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加大孩子课外补课的力度。那么孩子呢?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两面夹击下,犹如钻进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天天睁开眼看到的是书本,听到话也总是好好学习。孩子身心疲惫,尤其是心理的极度疲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是迟早的事情。这样做短时间内即使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也是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对学习的兴趣为代价取得的,结果当然是得不偿失。所以家长应该树立以孩子为本的思想,而不是以分数为本的思想。家长如果树立以孩子为本的思想,孩子可能会获得高分数,会有好的发展;家长如果树立以分数为本的思想,可能会一个健康发展的孩子。

    再次、父母有义务教孩子学会玩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家长如果有条件可以带孩子游遍祖国的美好山川;没有条件的也没关系,在家附近也能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我记得我的孩子上托儿所的时候,从托儿所到我们家的路上有一座山,山脚下有大石头和小水沟。为了逃避回家做饭,我接了孩子以后一般不回家,带着孩子到山脚下的大石头上、田野里和孩子一起赤着脚捉虫子、捉小鱼……玩一切能想起来的游戏。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后面有万亩桃园,桃花开放的时候简直是花的海洋。每年桃花开放的季节,我都会带孩子流连于桃花的海洋里。孩子在六年级的时候还写了一篇题为《可爱深红爱浅红》的文章。文章描写了桃花的海洋,以及桃花园的海洋里憧憬美好未来的果农。

   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

      很多孩子缺乏玩伴,玩得很孤独,很没有意思。孩子和同龄人交往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权威调查显示,儿童网络成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缺乏对生活的热情,缺乏同龄人友谊,缺乏家庭的温暖。孩子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不仅能够健康身心,还能学会人际交往的规则等等。

   鼓励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

      很多家长认为学习就是孩子生活的全部,有意或无意忽视孩子的业余生活。其实,课外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即使抱有功利目的,也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现在大学自主招生的力度越来越大,死读书法反而越来越不适应形势。

    家长朋友们:

    您的孩子会玩吗?

    如果不会,抓紧补上这一课吆!

       因为这一课对孩子的未来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