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
如何选择大学与专业
大学与专业,哪个该优先选择?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由于中国大学主要是公办大学,存在大学的行政层级划分,不同层级的大学享有有不同层级的财政拨款和政策对待,很难形成真正的竞争,也难以具备个性特色,所以存在着好大学通吃好专业的现状。所以如果从一个模糊观点来说,选择一个好大学比选择好专业更加重要。
如果从大学教育的本意上来说,大学本科教育,尤其是名校的教育更应该强调对未来社会负责任、有独立见解与行动力的公民的培养,因此本科教育,应加强的是通智课程,不宜太强调专业化的培养。从此意义上来说,好大学更有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学术和人生视野,并且在一个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生更有机会副修自己根据兴趣选择的第二专业。
从学生个人需求的角度来说,如果有长期和明确的偏好,可以适当考虑专业优先;但是中国学生大都从应试教育中走来,缺少社会的接触和个体的明确偏好,一般而言,需要平台去经历更多的人生体验,在此方面,大学环境比具体的专业选择更加重要。
从文理专业分科的角度来讲。文科专业,强调对人和社会的认识,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以学科交叉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大学氛围对人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相比较而言,理科在选择专业上的重要性更大,似乎要在专业上做更多的考量,但如果没有特别明确的专业目标,就应以选择学校为重,从宽口径学科开始打基础。
从就业的现实来讲,雇主在招聘大学生时,往往在大学上的要求比专业要求更苛刻。
所以在中国的现实下,一般学生对大学的选择比专业选择重要得多。
如何选择大学?
第一原则按照是大学的层级。基本不用讲,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知道,一本比二本好,二本比三本好,宁可上三本也不会去大专。
第二原则是地域选择。一般而言,本省大学自然会向本省生源倾斜,这个大家也都知道,所以从经济稳妥的角度来讲,似应该选择本省大学。我要强调的是另外一点,在经济能力可承受范围内,尽量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如果有特别的专业偏好,应选择与专业相关产业集中地区。比如,我曾见过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学校附近并没有汽车工业,难以获得实习机会,这样只有理论基础的学生,就业时会比较困窘。我们在挑大学或专业的时候,很容易按照学术排名来选择,而实际上在就业过程中,除非有巨大的名望差距,雇主很少考虑你的学校或专业的学术排名,而实习经验往往成为更重要的因子。家长也应该尽量鼓励孩子在年轻时远游来见识世界,而不是让孩子被荫庇在熟悉的安乐窝里。
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大问题是,在学校里只学习到了书本知识,而很少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因此具有更开放的校园氛围的学校,比地处偏远郊区的校园更有利学生将来的发展。
假如学生的成绩很好,第一选择哪些是中国顶尖大学?毫无疑问,在大陆就是清华和北大,中国科技大学曾经也是同一梯队的,但是地域和学校性质让它失去了竞争力;清华、北大之外呢?是复旦和上海交大,为什么不是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因为地域的原因。我们举一个例子,很多外国投资银行就会在北大、清华、复旦、上交大招人,而不一定去排名跟后两者相似的浙大和南大,这就是机会的不同。当然,很少会有学生有机会选择这样的学校,但是道理相同,在不同层次的大学之间,都存在这种地域差别。
第三,看学校的特定学科传统。现在,几乎所有类别的学校都开设各种学科,理工科院校也会有英语、法学这类的专业,在这些学校里学习没有历史积淀的学科,常常会觉得困扰。一本而言,由于专业选择存在偶然性(调剂制度),相对而言,在同一水平,选择学科比较齐全,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大学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