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认识“家庭教育”

(2012-08-18 14:39:08)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有儿女
原文地址:认识“家庭教育”作者:开心阳光

         

             认识“家庭教育”

                                 [转载]认识“家庭教育”文/ 开心阳光    

    

     看到这样的题目,也许会有朋友很奇怪:怎么会,怎么会不知道家庭教育为何物呢?!做父母的每天都在对孩子实施的指导、教育,不就是家庭教育吗?

     没错,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就是指在家庭中由家长或长辈对其子女或其他的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其实这只是一种狭义的家庭教育,真正的家庭教育含义是非常广泛和深邃的。

     那么,什么是广义的家庭教育?

     广义的家庭教育,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即:凡是有目的的、有意义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都是教育《家庭教育学》/赵忠心在家庭教育中,长辈对晚辈的教育是被大家认可的一种公开的教育活动,但是晚辈对长辈实施的教育,就是一种被异化了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了。这从一些家庭生活的现实中不难看出这种教育现象的存在。如:晚辈对长辈的某些规劝;幼者对长者提出的建议;指导长辈学会一些现代电器、电脑使用等等。“妈妈您应该这样操作这个文件”;“奶奶这个东西您不能这样使用”;还如,长辈对晚辈说:“小子,你说的有道理,我就按照你的方法去做”……

     从这些行为和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是晚辈对长辈行为、思想、技术上的改变和影响,因此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教育。只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一些传统的:尊卑长幼、等级分化的观念,使得这种教育不被成人社会所承认和忽略。更有一些做父母或者是长者的,碍于面子,明明知道子女或者幼者的规劝、建议有道理,也不接受,甚至是无理“压制”。这在我们的周围是很常见的事情。但这也并不能不说,这是在实施教育影响——即教育。从上述言语行为不难看出,晚辈在对长辈的这种影响过程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对他自身的一种自我教育,更是在检验其他人对孩子自身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孩子对于所学知识,有没有“学以致用”。

       

        [转载]认识“家庭教育”

       

        广义的家庭教育内容是广泛的这里我们着重谈一谈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也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形式,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是儿童、青少年接受影响、教育和训练的基本途径之一。但是它跟其它的两种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家庭教育是始终贯穿于受教育者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活动,因此对人们一生中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它是一种“私人”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和被教育、教与学的关系,而首先是具有血缘关系和隶属关系。进行这种教育是为了直接满足教育者个人的愿望和利益。如何进行教育,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最终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主要是取决于教育者个人的愿望,基本上不会受到别人的干涉。

     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教育者个人意志的体现这一特性,因此也就延伸出了家庭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家庭教育虽然有一定的目的,但它却有别于正规教育的那种:由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的人员,对孩子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的方式。基本上是家庭的长者(一般是父母)在生育子女后,自然的担负起他们的教育任务。

     正因为有“非正规教育”这一特点,很少有人在迎接孩子到来之前,在育子成长方面,取得教育资格的准备和训练。但是孩子的成长却需要理性睿智的引导教育者,需要良好的成长氛围。事实上出生后的孩子在身心各方面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速的,昨天的小孩就变成了今天的“大人”了。刚刚为人父母,还不太懂得养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因为跟孩子的出生一样,我们做父母的头衔和资格,实际上是在孩子出生的同时才赋予的,是跟孩子的成长年龄相一致的。)如果不去及时的学习和充实,父母的家庭教育就会远远落后在孩子成长速度的后面,就不可能为孩子进行全面的辅导和教育。很多的人实际上是把“成年人的身份概念”和“父母的身份概念”相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任务和相对应的责任是不相同的。正因为概念上的混淆,因此很多人把为人父母的教育职能概念丢掉了。

  

                                  [转载]认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和随机性很强的教育。它的教育内容广泛,其中包含了品德、智力、体育、美学、劳动等诸多的方面。活动的开展,一般是在家庭中随时随地的进行,时间、形式、具体内容等的设计实施不拘一格。因此家庭教育中的施教者,切忌照本宣科,直接搬用正规化教育的模式,防止“家庭教育学校化”。另外作为施教者的父母,虽然不需要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不需要很专业的教育知识,但是那种“顺其自然”的、毫无丁点专业教育知识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更是跟不上现代多元化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父母对一些教育理论知识的汲取和教育经验的参考,具有很深的意义。

     不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家庭教育在实施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会受到多种方面条件的影响的。如:施教者的素质、受教者的情况、家庭的内外部环境等,因此要尽量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成长环境。二是父母虽然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孩子整个成长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因此,父母应该全面了解这几个教育环节。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状况和孩子自身的特点,结合着教育理论以及参考着他人的教育经验,为其制定了一套针对性很强的成长教育方式方法,才是上上之策!

 

 

                [转载]认识“家庭教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