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四天小长假,原想清明那天趁人多收拾一下老家的房子,剩下最后一天出去玩玩,没想到干起活来却没这么简单,而我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劳动,实实在在地当了一把小工。
久无人居,老家的墙皮剥落的厉害,看起来让人心酸。清明节我们赶早上完坟,就同大姐姐夫、大表哥一起忙碌起来,他们都是干活的好手。我的主要工作是烧水做饭、和沙灰、送沙灰。原来以为这都是简单活,干起来才发现出处皆学问,一点也不简单。
劳动工具热心的乡邻很快给凑全了。沙灰是按照比例配好的,然后加水搅拌,搅拌的浓度也要适中才好用。我笨手笨脚地跟着忙乎着,虽然干活不行,但劳动态度很好。这时候,认识多少字都是没有用的,有把子力气才是真功夫。往架子上泥斗子里送沙灰,我送不准,总是好掉一些下来,很浪费。姐夫半开玩笑地说:要在工地上,就你这干法, 工匠工头气得非把泥斗子扣你头上不可。此时觉得自己真没用啊,终于确切体会到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了。旁边一位乡邻大哥看不下去了,过来给我做示范:先把架子上泥斗子的角度调整好,力气小不要除很多,铁锨尽量要端平,猛地往上发力、一扣就行了,我照着一试,还真灵,果然不那么淋淋拉拉地掉水泥了——学会这一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到了第二天,我已经是半个成手了,哈,好有成就感!
送灰的闲暇我还要烧水做饭。虽然带来了电磁炉,但我还是喜欢用农村烧柴的锅灶,看着袅袅的炊烟,闻着柴草的气味、听着噼啪的烧柴声,对我是一种享受。可是问题来了,没有烧柴了——于是我又多了一个活,有点空隙就转悠着找烧柴。
真是环境决定意识啊!在肥城的路上散步,满眼满脑的风花雪月,在这儿,我的眼睛只盯着地上有没有干树枝子玉米秸,有就高兴地捡起来。后来我忽然想到老家的隔壁是一处废弃多年的空地,于是赶紧从小巷绕进去,嗬,真发财了,里面横七竖八地落着很多干树枝,我像发现了阿里巴巴的山洞一样,一阵狂喜,也顾不得扎手,一阵子撅了两抱烧柴回来,还没忘了拉过姐姐炫耀一番,姐姐很善解人意,没用我提醒就夸奖到;嗯,看不出来,俺妹妹还真能干呢!我很少因为劳动受到夸奖,心里美得不轻。
我原以为一天就能干完,没想到干到黑天还有一多半没完成呢!我干活最少,却已经累的如同入水的面条——直溜不起来了。等到帮忙的都走了,我收拾完,又倒点热水洗洗手,顺便擦把脸一看,吓一跳,手巾竟然变成黑色的了,天,这得多脏的脸哪!而且我向来细嫩的手指,也已经变得像小锉一样,用来挠痒痒,那真是极好的。
休息一晚,第二天早早醒了——主要是鸟儿太多了——接着干,此时的我已经摸清套路了,觉得干起来轻松了很多,不那么手忙脚乱了。表哥上班,平阴的姐姐姐夫又来帮忙,终于把难度最大的部分都完工了,因为家中有来客人,她们没吃午饭就匆忙地回去了。我和先生则一直忙到下午四点钟,才打道回府,清明出游的计划也彻底破产。
不过此番劳动我还是受益颇多,总结起来有三点:
一:不试试,怎么会知道自己也有干其他体力活(比如小工)的潜质。如果到了时局动荡之时,自诩有点文化的人没必要像潦倒文人一样讪讪地在街边鬻文卖字,还不如下力气干活来得直接,来得痛快;
二:别瞧不起干建筑队的,人家的活儿里也有技术含量,能玩转泥巴不简单;
三:年轻时干个指不染尘轻省活儿是一种优越,而到中年以后能干体力活则是一种资本;
……
……
最后说一句:乡情很温暖,劳动最光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