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老成古董       竹映幽径

(2014-06-19 21:23:08)
标签:

老成古董

分类: 随笔
   越是到中年,时间越是不经过。一晃竟然五年没见老古了。老古是当地最早搞古董生意的,由于我和先生对这个很感兴趣,出于好奇,开始和老古有了接触,渐渐地,交流多了,从他那里也学到了一些鉴定古玩的常识。
  老古搞古董这行很多年,虽然理论上不行,但经验丰富,鉴别起来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他鉴别瓷器主要有两条,一是要看着好看,先放远看,再放近看,只要耐看的,一般都不会错;二是摸底足,拿起来瓷器闭着眼睛摸,老瓷器底足光滑,新瓷器有生涩之感、刮手。我试着按照老古的说法去做,觉得很有实用性。
  老古喜欢收藏老家具,比如老椅子,顶子床、老桌案……他不像老吕那样什么老家具都收,只收比较上档次的。别看老李没文化,他的审美水平很高,我看了几件他收的老家具,做工端庄大气、雕工精美,古色古香,当然,价格也很贵。
  老古买东西和卖东西都很有意思。他经常下乡到各处收古董,前些年物价低,他的原则是再好的东西,超过六百块钱就不买;他卖东西也是加钱不多就卖,不贪。这几十年经他手的好东西不少,有的人因此发财了,但老古很淡然,置若罔闻,好像和他没关系一样,心里永远很平衡,这也是他的一个难得的好处。
  他卖东西和其他古董贩子一样,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如果他认为不真的东西,他就会用含糊的语言来应付,既想卖出去又不想担什么责任。而且古玩行里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售出不退。买假了就自认倒霉吧,退不行。他收了新东西常常先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不要再给别人看。我们在他手里买过老东西,也买过新东西,但这并不影响和他继续交往,因为买错了,最终做决定的还是自己,怨不得别人,所以相处下来一直相安无事,或者说,还比较愉快吧。
  老古这些年虽然没发什么大财,却也置下了一份家业——在村边新盖的大房子,还买下一大片地。自从我们去了城里,就没再和老古联系,我和先生一直很惦记他。刚好上个周末没事,就决定去看看老古。
  车开到他家附近,就看到一个穿着背心的老人抱着一捆野菜从地里往外走,先生一眼认定那就是老古。我则看着不像——太老了吧?又黑又瘦,还驼背了。老古也看见有人来了,站在那等我们,我先走上前高兴地和他打招呼,他愣愣地看着我,不自然地笑着,说想不起来我是谁。这时候先生停好车走过来,他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好像为了委婉地表示歉意,老古说因为我变白了,条儿也好了,所以认不出来了。意外得到恭维,心中不禁窃喜。看得出,我们的到来让他很高兴,他说:我还想呢,什么地方得罪你们了,这么久不来了?
  老古让我们进屋。走进院子才发现如此脏乱,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交谈中得知老古的老伴因病已近双目失明,家里很多农活都落在老古身上,老古带着几分哀叹的口气无奈地说:我真是干不动了。是啊,老古快七十岁了,干什么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老古还有几件像样的存货,报价很高,他好像不那么急于出手了。老古不完全是文物贩子,他对自己的藏品总是很有感情。也许他也觉得,自己有些跑不动了,看着这些存货心中也是个安慰吧。
   由于还有事,我们坐了没多久就告辞了。一路上,回想着曾经的过往,心内还是有几分惨然,老古在我眼前的影像慢慢的也变成了一个古董,带着他曾有过的故事和些微的瑕疵在岁月中老去……
  想来,人若能老成古董,何尝不是一种荣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