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映幽径的原创空间
竹映幽径的原创空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006
  • 关注人气:1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不一样的端午节(下)竹映幽径

(2014-06-04 17:40:45)
标签:

文化

陶南别墅

端午节

诗人节

分类: 随笔

说到历史文化,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神话传说、史书典籍、文物古迹,字画古董等等,的确,这都是历史的载体。

记得有一次听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说收藏的讲座,有一句话对我有很大的触动,大体意思是说:现在的全民收藏热,人们更多的看重的是收藏品背后的增值保值功能,而实际上给人带来深层次快乐的不是藏品的经济价值,而是蕴藏在收藏品中的文化,我们享受的不是价值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是文化带给我们的快乐……这一定是他一生收藏最深的感悟!人对着一沓钞票和对着一件精美的藏品,感觉是不同的。以宋瓷来说,她那秀雅的造型、温润的釉色,虽以最朴素的妆容示人,但看过之后,却一代代、一遍遍让人怡然心醉,即使朝代更迭、时尚变换,而她以长美长新的魅力定格在历史里,每一次回望,她那璀璨的光芒都会让你眼前一亮。

对眉园,我也有相同的感受。她雕饰中的图案、文字、造型在我心里都有了生命的律动,让我在朦胧中走近先贤的精神世界,去体悟他们对人生、对世界、对自身的感悟和期待。

今年五月中旬,端午节前夕,衍忠兄发出简单的信息,邀请去年同游陶南别墅的原班人马(王庆吉、杨延顺、武文斌、冯伟、梁圣君、王新华、王斐、张明辰和我共计十人——以年龄为序)端午节再聚陶南别墅——也许是人到中年吧,人都有怀旧情结了。这个邀请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响应,我想这应该归功于陶南别墅独有的魅力吧!有感于兹,一向文思迟慢的我笨鸟先飞,提前作诗一首,来表达我对发现、宣传陶南山馆一年来所取得辉煌成绩和老友重聚的欣喜之情:

七律  期年众友重聚陶南别墅有作  竹映幽径

似水流年又一轮,甘霖洗却百年尘。

花园香径邀新客,山馆雕梁迎贵宾。

王谢旧堂归燕少,杨家古苑驻车频。

陶南春色原如海,醉倒几多寻梦人。

由于我总是在格律上出错,所以几乎每次发诗都要请教衍忠兄指正把关。衍忠兄素以才思机敏著称,很快就步韵奉和一首,全诗如下:

七律·端午诗人节再赴眉园  桃源笠叟

华发悄然增一轮,榴花依旧咏霜尘。

怀开笑纳无凡客,意满诚邀俱上宾。

故土不嫌光顾少,乡柯常惹梦思频。

眉园诗蕴博如海,就此面询杨大人。

下面两首诗是后来在王庄镇座谈时才欣赏到的:

百忙中的圣君亦作诗一首,打印了出来,在座谈时给大家传看,以助雅兴:

眉园韵  再临陶南别墅  圣君

归瓻斋中花自梦,故人长忆凤珊缘。

黄莺三唱厅堂古,图册千年纸色鲜。

轩小久蕴书砚醉,榭高深秘翰词玄。

诗逢盛世风声劲,更喜今天端午烟。

注:杨保彝,字凤阿,夫人王少珊。别墅堂号归瓻斋。

感于网友言泊远先生的乡情一片,王老师特意将其诗作抄录红纸之上,高挂共赏。佳作如下:

奉和桃源笠叟诗  言泊远

锦簇芳园古镇南,百年沉寂旧痕鲜。

秦砖馆阁藏儒法,汉瓦霜风护墨玄。

十叟挥毫惊暮雨,三更泼墨点晨烟。

遥知昔日诗人会,佳话兰亭曲水缘。

端午聚会时,庆吉老师写成三幅诗作和两幅对联挂在墙上,(其中一首是黑龙江网友言泊远的佳作)一是烘托气氛,二算是抛砖引玉吧,以应诗人节之名。游赏完眉园,在饭店就餐时,诗人武文斌很坦率地说他觉得衍忠兄的诗更好,有感情——想像着写诗谁不会呀,有真情才是最感人的,我赞赏文斌兄的坦诚和观点——当然,此是后话。

酷暑刚过,迎来难得的清凉。此行除了原来的十人以外,还邀请了三位实力派的诗人和地方文化学者孔庆珍先生一同前往:三位诗人是著名诗人顾全、王德席、马立强,值得一提的是顾全先生刚出了一本精彩的诗集《初熟的果子》不仅诗写的凝重深刻,含蓄优美、 雅俗共赏,还是花园村的女婿;马立强先生是陶南别墅旧址的发现者之一,也是新书《藏书胜地陶南别墅》的编委,并为此书写了一篇很有分量和知识含量的序言。被朋友称为中国诗坛大衣哥的最年轻的德席刚刚出版诗集《泥土灯盏》并加入省作家协会,都是肥城文化界的翘楚。还需一提的是衍忠兄温良贤淑的夫人张衍玲女士不辞辛苦、自驾新车接送新朋老友……在肥城各位诗家学者耀眼的光环下,我这个外乡人好像站在一个大屏幕前,欣赏着上面精彩的影像。

 诗人的思绪里、话语中、行动中,都是诗,不论是畅谈会议厅、遥望晒书城、行礼孔子像、漫步眉园、还是举杯村垆、参观文管所,无不被浓浓的诗意诗情笼罩着,让此次的眉园之行既沉醉在花香里、茶香里、更沉醉在墨香里。起首有王老师的墨宝和诸位诗家的诗句,在此行的最后一站——文管所长王新华先生的宝地,我们不仅品到了他幽雅浓郁的茶香,还见识了他优美飘逸的书法,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端午聚会后,我尚未来得及整理思绪,便见各位好友纷纷发博以示纪念。快马(马立强)果然快人一步,最先发上了此行拍摄的照片;接着,王庆吉先生也以《端午节去王庄镇镇政府礼堂参加弘扬陶南别墅文化一周年座谈会 》为题发博,图文兼具,以作呼应,可见老先生的一腔热情;衍忠兄成果最丰,在“杨家花园和陶南别墅”的博客上连续发了两篇文字,图文并茂、雅趣横生,记载了这次眉园雅集点点滴滴,并最早赋诗一首:

七律·再聚端午  桃源笠叟

去岁今朝若梦长,再寻故地赋连章。

松窗聚酒传诗蕴,竹壁闻风渲墨香。

一部新书高谊举,百家才俊美名扬。

相谐还是眉园韵,邀醉年年共此觞。

注:松窗、竹壁,取自陶南别墅两块砖雕。

   新书,指《藏书胜地陶南别墅》。

快马未加鞭也是快马,转眼之间亦做奉和:

端午重聚陶南别墅——步韵和桃源笠叟  快马

启凤离山巢舍在,飞鸿片羽不成章。

慧心幸有绣娘手,经纬重连青史香。

笠叟首倡高义举,父兄襄助美名扬。

诗家从此赋新韵,为有花园共举觞。

注:《重修陶南山庄眉园记》:“爰名吾門前之山」曰伏鳯山(原名啟鳯),新種之樹曰種字林,堂曰厚遺堂,齊曰歸瓻齋,而」總其名曰‘眉園’”。

两位的诗作分别以眉园韵、赋新韵结尾,并佐以浓浓的酒香,至此,我由衷的感叹,今年的端午节果真已超越了我记忆中的鸡蛋、粽子、龙舟,而成了实实在在的诗人节……

                                     (六月四日草成,待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