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疯魔的青春,那些让我们成长的爱情

标签:
爱情心理学恋爱成长情感 |
分类: 13年6月以前博文 |
http://s16/bmiddle/ae448939tca0ab580c44f&690
还记得十年半以前我大二,表面上是个敏感、拧巴、又木讷的女孩子。那个时候,我总是背着一个帆布绿书包,书包里装着一两本让同学们望而生畏的,所谓最难懂的书。这是我逃避失恋的方式,如果不读书,不把所有精神都沉浸在书本里,我就会被痛苦和茫然吞噬掉。
那时在热播一个叫《蔷薇之恋》的偶像剧,记得那个叫芹的女孩死去以后,堇用吞吃蔷薇花瓣来填补内心里巨大的空洞,而那个叫葵的长发男孩一直跟随着堇,他虽然无法填补堇内心的空洞,“却至少可以使吹过那个空洞的,不是冷风,而是一阵阵温暖的水汽”。
当时,看到这一情景,我突然觉得,这和我读书是一样的。对于失恋的我,书本就是蔷薇花瓣和长发的葵,每每读到书本里那些引我深思,贯穿我心灵,慰藉我魂魄的句子,我便觉得没有那么痛苦、空洞和孤独。那时我曾经那样想,至少,至少,在另一个时空,另一群人,他们和我是相通的。我觉得,他们的目光会穿越时空,温暖的注视着我在校园的冬夜里,茕茕独行的身影。
便是那会儿,因为失恋,我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和诗歌,心理学和哲学,从此走向了另一片广阔深邃的天地。
那时有个好朋友叫秋,是我爱情和生活上的小老师。秋有一个从高二开始谈恋爱的男朋友,她告诉我,她可以为他去死——或是觉得爱到疯魔的时候,此刻死了也甘心。秋得出结论:“爱与死是邻居!”我听了十分十分震撼,想想自己,还不至于为了那个男生去死,一方面庆幸,一方面羡慕。
身边的朋友们,平时温柔和静,却是个个爱到疯魔的时候花样百出。有甘愿死去的,有怕自己一个人的爱不够,所以愿意有另外一个女孩子来一起爱那个男生的。有带一帮人去小三家里打砸抢的。有为了残疾男友,和家里人断绝关系的。有想要和已婚男人私奔到国外的。我庆幸有那样的青春,有那样一帮真性情、轰轰烈烈的朋友。
而我呢?一直不温不火,以我的话说,是在内心里面积蓄了好多年的爱,然后终于遇到那个对的他。恋爱了,于是也开始疯魔。我的疯魔是,害怕他有一天会死去,害怕他消失不见,离开我。可是,如今和他在一起八年了,说不清是怎么改变的,只是有一天早晨,望着他熟睡的样子,我忽然发现,如果没有他,我依然能勇敢的活着,直得我自然死亡的那一天。
不是因为不爱他,不是因为爱不够。恰恰是因为太爱他,而我们之间的爱非常充足。于是,当我想到如果没有他,我也会勇敢的活下去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温暖、柔软而且开阔的,我的眼睛却湿润了。我知道:“曾经有一个人,那样的爱过我,于是,我可以秉持着这份爱,持续一生。”
真正有力量的爱,是可以在内心深处一直存活下去的爱。他用他特有的温和、包容、持续、源源不绝的爱的方式,在我的心里培植出了安全感、忍耐、独立、柔韧这些品质。或许,我内心深处原有这样的种子,只是他是个好的培育师。
如今,我和我那群疯魔的朋友,都成为孩子的母亲了。秋是个特例,她和那个高二开始谈恋爱的男生,一直甜蜜恩爱到了现在,她和他互相是对方的孩子,也互相是对方的父母,互相是对方的情人,也互相是对方的伴侣。他们的爱情太完整,不需要孩子来间隔或是来填充。
而如今,我们变成了风格各异的女人,却依然是相互牵念,相互依靠的朋友。有一次,和其中一位感叹,年过30,当年在大学里,听《十年》这首歌听到默默牵着手流泪的我们,生命的历程也已经可以用十年的跨度来追忆了。静静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