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给老詹师弟
(2012-09-06 15:40:52)
标签:
转载 |
意识,潜意识,思维,动作,这些概念先搞清定义,然后看看大脑-运动技术学习方面的书籍,差不多就明白了。
与其在这里自己瞎琢磨,不如花些时间读读书。
任务意识,最后要通过潜意识指挥的身体动作来执行完成。至于潜意识与身体动作之间如何形成牢固的关系?这个过程被称为“构建运动神经回路”,其本身就是运动技术学习的过程。
你儿子学习乒乓空挥拍,目的是形成潜意识与动作之间的运动神经回路,以便在今后有任务意识时(注意不是潜意识),能够做出正确的动作反应。之后,教练开始喂球,并要求他回球到某个具体的目标点,有了这样的任务意识后,这个任务意识与以前习得的潜意识-动作之间的“回路”开始建立关联关系--“果然,我这样的动作能达到预期效果,完成任务...”逐渐地,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信任感,开始学会打球了。
现在进行大量动作学习是没有错的,但有几个关键点:
1。要学习“对的东西”。学错了,以后“神经回路”一旦形成,在有任务意识时,你用这些不太有效的神经回路,无法最有效地完成任务。于是,你会怀疑你“动作不对了”,“需要改”。当然,如你的那些照片所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经回路,有些有效,有些效果不好。但,即使不好的回路,长期巩固,也大约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只要坚持那样做,搞出7 80杆,还是挺容易的。
2。一边学习动作,一边不断干扰动作学习过程(比如,今天改改这里那里,明天下场试试....),这样,即使是效果不好的运动神经回路,也无法被有效形成,更别说使用了。结果是,今天100,明天80,弄个十年八年也要继续纠结。这也就是“高尔夫的魅力”。
3。动作的形成,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动作,都是全身的关联性的工作,改一处可能伴生着另一处又出来问题。所以,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有效的学习方案,严格执行。避免今天改这里,明天改那里。当然,一般爱好者不可能去执行这样的方案,因为有许多看似与击球无关的辅助训练,比如:你儿子那样数月空挥拍子,太“不好玩”了。大家又都够“聪明”,有空没空都去琢磨“改动作”或者“获得秘籍”来过过瘾,换句话,都是“聪明过头了”。
总结提炼三句话:学习对的东西,坚持学习,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学习。do right thing and do things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