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诗词选注系列
彭玉麟诗十首选注(二)念裕堂
http://s10/mw690/ae392e91tx6BQ6YDVfX09&690
肃清江西全省
年来浩劫满洪都,郡县收回六十余。
狐兔妖氛消蠡水,鲸鲵孽浪静鄱湖。
桃花岑旧飞红雨,桑落洲新长绿芜。
惟有疲民苏未易,不堪庚癸岁频呼。
【背景】据《清史稿》:彭玉麟于“咸丰六年(1856)败贼樟树镇,临江吴城、涂家埠,克南康。咸丰七年(1857),国藩还籍治父丧,玉麟与杨岳斌同领其军。其秋,围九江。玉麟约岳斌夹攻湖口,乘胜夺小孤山。咸丰八年(1858),连破枞阳、大通、铜陵、峡口贼屯,合围九江,克之,晋布政使衔。”此诗大约写成在此时。
【注释】洪都:古代南昌府的别称。狐兔:喻坏人、小人。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妖氛:亦作“妖雰”,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蠡水:指鄱阳湖。鲸鲵:即鲸。雄曰鲸,雌曰鲵。常用来比喻凶恶的敌人。桃花岑:无锡市惠山绣岭桃花岑坞(今属郊区山北乡)。桑落洲:在安徽宿松程营一带,是著名的古战场。但是有人主张桃花岑指的就是桑洛洲,曾是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的故垒。庚癸:古代军中隐语。谓借贷粮食。典出《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杜预注:“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后称向人告贷为“庚癸之呼”,又称同意告贷为“庚癸诺”。
【白话释义】多年来南昌府惨遭浩劫,如今已收复六十多个郡县。蠡湖水上的匪徒和灾祸已经平息,鄱阳湖上凶恶的敌人已经被消灭。古老的桃花岑又恢复生机桃花盛开,曾经消烟滚滚的桑落洲古战场又滋了绿草。唯有饱受战争苦难的平民百姓很难恢复生机,不堪忍受借贷粮食的困扰。
【赏析】这首诗的后两联颇有深意:战火硝烟过后,自然界依旧春意盎然;但是带给黎民百姓的却是痛苦的深渊,久久难以自拔。但是颔联有一点犯复。
攻克彭泽夺回小姑山要隘
书生笑率战船来,江上旌旗耀日开。
十万貔貅齐奏凯,彭郎夺得小姑回。
【背景】清咸丰七年(1857),彭玉麟同杨岳斌等攻江西湖口太平军,夺得九江、安庆。
【注释】彭泽:位于江西省最北部,九江市东北角上,北濒长江,与安徽宿松县隔江相望。小姑山:即小孤山,座落在宿松县东南,位于长江中。与彭泽县的澎浪矶隔江相望。世俗因小孤与小姑同音,遂传为“小姑”。有好事者又将对岸的澎浪矶说成“彭郎”,遂生发出许多小姑与彭郎相爱的美丽传说。貔貅(pí
xiū,音皮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能阻止妖魔鬼怪。
【白话释义】书生儒将率领战船投入战斗,江面上旌旗招展,在日光的照耀下非常绚丽。十万大军如同貔貅的气势,胜利凯旋归来,印证了彭郎夺得小姑的美丽传说。
【赏析】这首诗体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诗句)的英雄气概。更巧妙地运用“彭郎夺得小姑”的故事,来形容攻克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和安徽省宿松县的小孤山的战斗。而作者作为战争的统帅也姓彭,他曾经的恋人叫梅姑,彭郎会小姑的故事正影射了他心底的隐情,因此一语双关。
http://s9/mw690/ae392e91tx6BQ79w9le78&690
游匡庐晓行太阳山白鹤峰道中,次李少荃韵
二首选一
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
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
炊烟横鸟道,晓雾暗车尘。
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
【背景】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还籍治父丧,彭玉麟与杨岳斌同领其军。其秋,武、汉再克,水陆并下,一举拿下湖口,乘胜夺小孤山。次年,连破枞阳、大通、铜陵、峡口,合围九江,克之,晋布政使衔。此时李鸿章正被咸丰帝派回老家办理团练,缕缕受挫。到处碰壁,颇不得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彭玉麟与李鸿章一起游览庐山时做的唱和诗。
【注释】匡庐:即庐山。李少荃:即李鸿章(名号)。次韵,又称步韵,是和韵的一种。和韵有同韵与次韵之分。同韵容易一些,只要和诗的韵同即可,不必考虑韵的前后次序。而次韵不但要求同韵,且韵的前后次序也必须相同。壑:(hè):坑谷,深沟。
【白话释义】远处的山峰有白鹤在飞翔,这样的野趣最接近自然。这个地方非常偏僻,山谷中满是风尘。高山耸立,使人感到离月亮更近了。在那弯曲的羊肠小道上升起缕缕炊烟。清晨的薄雾掩盖了飞扬的车尘。不要因为秋天的到来而伤感,火红的枫叶别有一种春天的美丽。
【赏析】这首诗句句都有隐喻。首联道出自己追求闲云野鹤般的返朴归真的生活。颔联是说底层社会充满风尘,只要地位高了就可以更近距离地享受月光。(这话可能是对当时不得志的李鸿章说的)。颈联似乎在说荒野山村也有生活,清新的晨雾可以隔绝红尘的喧嚣。尾联显然套用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作者再次强调了自然风光的美妙。似乎也在安慰李鸿章衰落的情绪。
感
事
薄宦严君二十年,皖江淝水汲清泉。
空遗旧产三间屋,难起新炊一灶烟。
慈母箱存衣上线,他人囊饱俸余钱。
乌衣巷口斜阳冷,安得王孙痴叔贤。
【背景】同治七年(1868),彭玉麟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彭又争取到捆盐自卖的政策,自筹军饷有余,且能有所储备。并为云、贵,甘军队助饷。得了这样一个肥缺,彭玉麟却一文不私。并立即恳辞回原籍。同治八年(1869)春,还衡阳,作草楼三重,布衣青鞋,时往母墓,庐居三年不出。
【注释】乌衣巷:位于南京秦淮河南岸,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后为东晋时成为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曾住在这里。入唐以后,乌衣巷沦为废墟。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成为描述豪门大户人家衰落的代表作。叔贤:是方献夫(1485~1544)的表字,南海人。他于明弘治、正德、嘉靖三代为臣,曾任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此被尊称为“方阁老”。正德十五年(1520),一日方献夫入朝见武宗皇帝(朱厚照),皇帝见他愁眉不展,便问道:卿家今日何以面色与往日不同呢?方献夫答道:小臣虽在家吃穿不愁,恐防日后子孙不思长进,坐吃山空,破家败业,未能报效国家。我在想这些事啊!皇帝问:那怎么办呢?方献夫道:若皇帝下诏保证或御笔批示:方家之产业将永不许典卖。若有买者斩,若有卖者亦斩,就可以了。皇帝答应,即御笔下诏。后来,方献夫的子孙果然恪守家传祖训,勤奋耕读,自食其力,与邻里和睦相处,时为乡里传为美谈。
【白话释义】我陪伴着皇上做个小官(谦虚的说法)已经二十多年了。不过在安徽、江西一带喝了几口清泉而已。我的家里只有三间旧房屋,不足以一家子饮食起居。箱子里只有几件母亲给我做的衣服,不像他人那样薪俸有余,中饱私囊。多少像乌衣巷里的豪门大族,终究会日落西山,风光不再,公子王孙们要能遇到像方献夫这样的祖先就好了。
【赏析】这首诗是对“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三不要”的概括。自己所作高官仅仅是侍奉“严君”的“薄宦”,所立的赫赫战功不过是去前线喝了几口泉水而已。自己家乡的财产已经非常贫寒,即便如此,还要像方献夫一样,勉励子孙自立于社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诗均为世所罕见也!
贼平后喜少皋胞弟归来
雁序分飞二十年,中间踪迹两茫然。
池塘春草添新梦,伯仲埙篪续旧缘。
秦岭路因烽火隔,秣陵月为弟兄圆。
鹡鸰往事伤回首,话到酸辛泪自涟。
【背景】彭玉麟有一个弟弟叫做彭玉麒。彭玉麟16岁那年丧父,“族人夺其田产”,贪官欺凌其孤儿寡母,万般无奈,兄弟二人分别离家出走。彭玉麟几经周折,到了府城,一边给人做工,一边刻苦读书,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中了进士,做了官。将母亲接到身边,同时多方打听弟弟的下落。后来由于战功卓著,彭玉麟很快升迁,咸丰十一年(1861年),已出任安徽巡抚,兼管当地驻军。有一天,一位壮年男子找到军中,声称自己是彭玉麟的弟弟。彭玉麟闻讯马上出迎,果然是20年未见面的弟弟。兄弟俩久别重逢,百感交集,不禁抱头痛哭。彭玉麟这才知道,弟弟经过千辛万苦后,流落到河南、陕西一带做买卖,日子过得并不如意。然而,由于彭玉麒多年经商,养成了挥霍、吸毒等坏毛病。彭玉麟亲切而又严厉地教育了弟弟,使其走上正道,其后成了有名的富商。
【注释】少皋:彭玉麟弟弟彭玉麒的表字。雁序:作队有序飞行的雁群,后比喻兄弟。埙篪:埙(xūn)是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篪(chí)是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有八孔。《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故“埙篪相和”旧时比喻兄弟和睦。秣陵:在今南京。鹡鸰(jí
líng):.鸟类的一属。《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以“鹡鸰”比喻兄弟。
【白话释义】我们兄弟各奔前程已经二十多年了,这中间谁也不知道谁在哪里。今年池塘里的草迎来了新春,我们兄弟见面了得以再续旧缘。战火把你阻隔在北方,我在南方天天盼着团圆的那一天。如今我们回忆起那遥远的往事,说到辛酸处不由得泪下如雨。
【赏析】从背景情况看,彭氏兄弟,在家中最艰难的时候,劳燕纷飞,天各一方,二十年不通音讯。今日忽然相逢,那发自内心的激情得到充分地表达。这首诗中用了许多诸如雁序、伯仲、埙篪、鹡鸰等表示兄弟的词汇。
http://s12/mw690/ae392e91tx6BQ8yvDkv3b&690
彭玉麟致曾国藩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