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2018-01-31 14:50:35)《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思考:本课在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为原则。针对现今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的特点,并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同一板块的知识体系出发,合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一课时教学。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重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只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以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原则,扩展周长概念。变周长概念“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为“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这样处理,既反映了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又为学生今后学习平面曲线图形的周长打下了基础。
第三、以实践性为原则。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富有一定启发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之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第四、以信息反馈师生互动为原则。运用反馈教学法,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基于以上教学思考,我设计本节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目标: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和知错就改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教学过程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自从“龟兔赛跑”小兔失败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气,就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天,在遥远的森林里,动物又举行了一次龟兔赛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虎王正在宣布比赛路线。说:“请运动员小兔沿第一块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草坪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第二块边长25米的正方形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
师:要想判断出谁跑的路程长也就是求什么(比较这两块图形的周长)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师板书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兔子的路程: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讨论看你们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结果。
师板书
宽+长+宽+长=周长宽+宽+长+长=周长
宽×2+长×2=周长(长+宽)×2=周长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
师:我们知道要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很多,观察这些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题卡一、第1题。
2、小龟的路程
提问:怎样计算乌龟的路线(正方形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生汇报
师板书: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边长×2+边长×2=周长
边长×4=周长
总结: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一条边长。
师:比赛结束了,听虎裁判宣布比赛结果:本次比赛,小兔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改正了缺点,荣获本次比赛冠军。今后,老师衷心的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兔那样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题卡一、第2题。
关于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基础知识
1.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四、综合应用
1.有一块长8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在这块木板上锯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木板。
(2)剩下的长方形的木板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长7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求这个长方形框架的宽。
3.用篱笆围城一个长12米,宽8米,一面靠墙的长方形鸡舍,最少需要篱笆多少米?最多呢?
五、巩固提高
1、有一根16厘米的铁丝。
(1)用它能折成一个正方形吗?边长是多少?
(2)用它能折成一个长方形吗?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长和宽要求是整厘米)
2、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
(1)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2)计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
(3)计算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
3、判断
(1)已知长方形两条边就可求出它的周长。
(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一样。
(3)三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4)长方形长4分米,宽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
(5)如果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那么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
六、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