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务员考试面试首日,纸笔情况,都考了哪些题?
(2019-07-14 10:33:53)
标签:
深圳公务员考试深圳公务员考试面试时 |
面试时间为2019年7月10日至12日,每天开考时间为上午8:30,下午14:30;考生报到时间为上午7:00-7:45,下午13:00-13:45。面试考生名单及具体面试时间见附件1,请考生务必认真查看。
二、深圳公务员考试面试地点
面试地点设在深圳人才园公共考试服务平台(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8005号,面试考场路线图详见附件2 )。
三、面试形式
实行结构化面试,即通过面试考官提问、面试对象作答的方式,对面试对象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行评价。每人回答3道题,时间15分钟。
今天是市考面试的首日,小伙伴们准备了那么久,终于等到了展示自身实力的时刻了。
那么今天都面试了哪些题,考场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据考生向小涛反应的情况,我这边做了下整理,接下来面试的考生可做下参考。
一、面试情况
根据7月10日面试的考生回忆整理:
1.面试形式:结构化面试。
2.面试题量:3道题。
3.面试时间:15分钟。最后3分钟提醒。
4.考查方式:听题、有题本、有纸笔。考官读一题考生答一题。
5.考场情况:上午考场有超过90分的。正常面试分差明显。考官7人,左侧一计分员,一计时员,共计9人在场。计时员举牌示意时间,考生桌面是红纸黑字题本,提供纸笔。
6.考试特点:公布分数是在候考室,念名字,上去领一个纸条。同一个岗位一起出分,领完对比下就知道排名了。
2019年7月10日上午综合类面试题目
根据7月10日面试的考生回忆整理(仅作参考):
1.政府正开展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公交霸座,乱闯红绿灯,乱扔垃圾也纳入信用体系,有人说这是“杀鸡用牛刀”。对此,你怎么看?
(滑动查看体测详情)
【参考要点】
1.分析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
公交霸座,乱闯红绿灯,乱扔垃圾等看似是属于个体行为,但影响巨大。这些违规行为已严重冲击了规则的建立、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甚至被贴上“没素质”“不文明”的标签,也影响了我们文明城市、文明大国的形象。因此,政府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将这些不良行为纳入到征信系统中,采取有效的惩戒手段,倒逼人人守则的社会氛围形成,不失为一个有力的尝试。将社会失范行为纳入信用体系,有利于营造文明礼让的社会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扭转浮躁的社会风气;有利于规范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2.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不具备法律效益。(2)可能会因民众的不理解而产生不满,不能理解日常行为失范处以严厉惩罚的重要性而产生新的矛盾。(3)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严格执法,有一定的客观限制性。
3.提出具体措施。
(1)进一步健全交通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完善相关细节,避免一些民众存在侥幸心理钻空子。
(2)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并且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另外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可考虑做到人性化执法,关注对相关违法违规人员的说服教育,让法律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3)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引导的力度,开展一系列相关教育讲座和特色活动,从思想上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道德素养。
2.有学者提出提升民生政务办事指引服务的效率的建议,要告诉群众办事需要什么,对群众说的话要由“我讲明白了吗?”替换“你听明白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滑动查看体测详情)
【参考要点】
1.表明态度。
政府过去的办事做法“我讲明白了吗?”注重政府本位思想,忽略群众所思所想,不利于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你听明白了吗?”更关注群众的感受和体会,真正关注群众的需求,体现了新时代政府的服务理念和宗旨意识。
学者对政府工作积极献言献策,是参政权的重要体现,而政府在执政理念、职责边界、权力配置、管理模式、行动方式等多个方面广开言路、广听民意、广纳民言,亦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一种体现。民声有所呼,政府有所应。这是一个双赢的互动。
2.分析原因。
一直以来,政府服务效能被广为诟病得原因主要是:一是民生政务办事机构办事效率不高。许多政务大厅缺乏明确办事引导,导致前办事群众存在材料准备不足,从而导致群众来回跑现象。二是政府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尤其是窗口人员只会照章办事,缺乏对群众问题的具体了解,缺乏服务意识和技巧。
3.提出对策。
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应做到:
第一,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要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政府效能。
第二,调动起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针对民生政务办事的实际情况,设置干部考核指标,把为群众服务态度、效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第三,增设多样性服务渠道,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政务”工作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办事零跑腿。如:深圳100个“不见面审批”服务清单。
3.当前基层存在一些公文乱象,抄袭重复,错写漏写情况严重。有人说公文也应当像大学论文、评定职称一样查重。对于基层公文乱象,谈谈如何治理?
(滑动查看体测详情)
【参考要点】
1.表明明确态度。
基层公文抄袭泛滥,主要有两类“怪相”:一种是直接照搬照抄;另外一种是下级单位抄上级单位,改头换面“套”发文件。基层公文乱象反映出当前公职人员存在工作作风浮躁问题,必须加以严肃整治。
2.分析危害。
第一,有损党的形象,影响政府公信力:第二,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风气弥漫,腐蚀党政建设;第三,影响政策执行和落实。
3.分析原因。
一是基层工作人员编制有限,工作强度大,没有精力认真进行公文写作。
二是规避风险,上级文件如果自行调整,万一出现疏漏就得承担责任,得不偿失。
三是在考核上缺失对文字质量的考核,只侧重于“有”,对于文件文字内容质量的要求不要,缺乏相应的考核和监管机制。
4.提出解决对策。
(1)完善查重系统。形成相应的公文查重常态化机制,不断完善查重力度,除了“一律退回”之外,需进一步明确相关问责追责机制
(2)干部自身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
(3)政府部门要改变单纯的文件数量考核机制,对抄袭现象零容忍,从根本上杜绝形式主义;完善干部考核、问责制度,干部考核要让工作业绩“说话”。
(4)注重信息公开:把政府文件、讲话材料、工作总结等不涉及保密的文件材料向社会公开。同样,纪检监察部门将“文风问题”纳入整治范畴,以消除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
2019年7月10日下午综合类面试题目
1.据某项数据统计,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韩国是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仅劳动12分钟,对此,你怎么看?
(滑动查看体测详情)
【参考要点】
1.概括提炼话题,给予否定评价。
题目中展现了我国与美国韩国小学生每日参加劳动时间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小学生每日参加劳动的时间少得可怜,这种情况令人堪忧。在当前我国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如此少的劳动时间,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不利。
2.结合实际,分析影响。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入学后把各种培训安排得满满当当,然而却忽略了劳动对人的成长成才也很重要。小学生长期不参加劳动,仅不利于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更不利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能力,长久下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分析原因。
(1)家长们对家务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当前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负担太重,不让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或着由于家长的攀比心理,教育意识的欠缺,想让孩子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才艺文化学习,而未意识到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2)学校没有及时进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为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掌握必须具备的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都能在其中得到培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社会各界支持力度不足。街道、社区组织的劳动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持续性,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4.提出解决对策。
(1)国家应加强财政投入,在师资队伍建设、设备配置、场地建设、常规运行经费等方面,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2)学校要改进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开发专门课程,增加教学实效性,促进青少年劳动习惯的养成。
(3)政府要完善和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企业、社区等各类社会主体发挥协同作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共同承担实践育人的社会责任。
2.当前产业扶贫项目中,很多扶贫干部做的项目没有延续下去,出现了人走茶凉现象,即扶贫干部一走,扶贫项目就黄了。群众很不满意。对此你怎么看?
(滑动查看体测详情)
【参考要点】
1.表明态度。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是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保证。正如书记指出的: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脱贫至关重要。然而产业扶贫项目未能延续,出现人走茶凉的现象,“造血”能力萎缩,贫困户不能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产业扶贫长足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2.分析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扶贫干部对于产业扶贫的内涵和规律认识不到位,跳不出传统框架,对推进难度和市场风险认识不足。初期凭借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帮扶单位关系、帮扶干部人脉等偶发因素,在外力撤除后出现萎缩现象。二是扶贫干部责任心缺失导致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干部忙于“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没有把扶贫贯彻到实处。三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机制过于僵化,导致无论是农业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效率,还是贫困群众利用先进种苗技术的热情培育,都出现阻滞效应。四是贫困户畏难心理。不少贫困户认为农业产业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积极性不高。
3.提出解决对策
第一,树立扶贫干部扶贫攻坚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扶贫干部设立评价机制,落实扶贫项目终身责任制。
第二,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项目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投入的比重,集中用于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第三,加大产业扶贫机制研发。避免出现扶贫干部一走,扶贫项目就黄了现象,整合资金、生产、销售可持续发展一体化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方案。
第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强化示范引导。首先产业链比较完整、风险相对较小的扶贫产业。由企业或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产业发展协议,通过直补、以奖代补、物化补贴等方式进行直接帮扶。
第五,加大对贫困户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农用技术、市场培育方法等。设置专门的科技服务机构。鼓励根据自身实际,以劳务抵扣或者农地等生产资料作价等形式入股合作社,按股份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3.当前在文化建设工作中政府开展了很多公共文化活动,钱虽然花了,但是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满意,请问你有什么解决对策?
(滑动查看体测详情)
【参考要点】
1.阐述问题产生的影响/原因等。
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很多但成效甚小,不仅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还会打击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更会阻碍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阻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公共文化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文化活动内容缺乏创新,不符合群众需要和时代需要;三是政府宣传不到位;四是政府文化投入的资源配置率不合理,未能形成集约型文化产业结构。
2.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和组织。按年龄群体组织经常性公益性的文化艺术服务、优化文化站点环境等。
(2)创新公共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如喜闻乐见的方式、网络化、地域化文化形式等。
(3)进一步加强文化供给侧改革,注重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畅通文化需求反馈渠道等。
(4)健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体系。执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投诉、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5)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如音乐年花会、潮剧曲艺花会、少儿艺术花会及民歌民乐大赛等群文活动,充分展示历史、文化、艺术、民俗,推动公共文化活动常态化发展。